特朗普表示,印巴停火是华盛顿斡旋达成的。但是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由两国直接协商”达成的。印度的意思很明显,停火跟特朗普毛关系没有。 说白了,特朗普这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呢,但没想到印度压根儿不待见外部干预,尤其是美国这种 “太上皇” 式的介入。 印度从骨子里就把克什米尔问题视为内政,历史上多次拒绝国际调停,比如 1997 年英国外相提调解,被印度骂成 “殖民幻想”;2010 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印前,还被警告别碰克什米尔话题。 这次也一样,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在声明里只字不提美国,反而强调印巴军方直接通话敲定停火,连停火时间都精确到新德里时间 17 时,摆明了要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 再说美国的 “斡旋” 到底干了啥?也就是国务卿鲁比奥在停火前给印巴两边打了几个电话,催促 “别打了赶紧谈”,但这充其量是个传声筒,真正的谈判还是印巴军方在军事热线里实打实谈出来的。 巴基斯坦那边倒挺给美国面子,副总理达尔特意提到有 30 多个国家参与斡旋,还感谢特朗普 “对我们真的好”。 这倒不是巴方真心想捧美国,而是他们经济上依赖外援,需要给国际社会留个 “配合调停” 的好印象。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印度的大国心态在作祟,印度一直憋着劲儿当 “全球领导力量”,尤其莫迪政府上台后,拼命推动印度教民族主义,把克什米尔问题当成凝聚国内共识的工具。 这次冲突爆发后,印度高调发动 “辛多尔行动”,宣称摧毁巴境内多个 “恐怖组织营地”,就是为了向国内民众展示 “政府很刚”。要是承认停火是美国促成的,那之前塑造的 “自主反击” 形象就全崩了,反对党还不得抓住把柄猛批政府 “软弱”? 而且印度对美国的戒心从来没断过,虽然美印近年走得近,但印度始终防着美国在南亚搞 “代理人政治”。 2025 年这次冲突里,印度刻意避免像 2019 年那样派战机越境,而是在本土发动远程打击,就是不想给美国介入找借口。说白了,印度宁可自己吃点亏,也绝不让美国以 “保护者” 姿态插足克什米尔。 至于特朗普为啥急着抢功?一方面是他一贯的 “推特外交” 风格,啥事都要跟自己绑定;另一方面,美国确实有自己的算盘。印巴都是拥核国家,冲突升级可能引发全球危机,美国作为 “世界警察” 总得刷点存在感。 但印度不吃这一套,你美国想当 “和平缔造者”?门儿都没有!停火就是我们自己谈的,谁也别想摘桃子。 所以啊,这事儿本质上就是一场 “面子争夺战”。特朗普想借停火彰显美国影响力,印度则死死护住 “自主解决” 的招牌,宁可把美国的作用贬得一文不值。 至于巴基斯坦,夹在中间两头讨好,既感谢美国给台阶下,又得跟着印度强调 “双边协商”,毕竟克什米尔问题最终还得靠自己跟印度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