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722年,68岁的康熙悄悄去雍亲王府见儿媳妇。王府下人窃窃私语:“老公公亲自来

1722年,68岁的康熙悄悄去雍亲王府见儿媳妇。王府下人窃窃私语:“老公公亲自来找儿媳?”只有胤禛心中大喜,赶快吩咐钮祜禄氏觐见,果然康熙见完满意地回宫了。

要说这事儿为啥让胤禛这么激动,还得从大清的立储规矩说起。康熙这辈子光儿子就生了三十多个,到了晚年,几个年长的阿哥为了太子之位斗得头破血流,史称“九子夺嫡”。胤禛表面上不争不抢,天天在府里烧香拜佛、写写书法,可心里头比谁都清楚——在皇帝老爹眼皮子底下,光靠装老实可不够,还得有点“加分项”。这不,康熙突然说要见儿媳妇钮祜禄氏,明眼人都知道,这哪里是看儿媳,分明是在考察未来的皇孙呢!

钮祜禄氏在雍亲王府里本就是个低调的主儿。她13岁进府,刚开始只是个格格(清朝贵族小妾的称呼),因为出身不算显贵,平时连正眼瞧胤禛的机会都不多。直到康熙五十年,她生下儿子弘历,才算在府里有了点存在感。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平时连胭脂水粉都舍不得多买的女人,一听说皇帝公主要见自己,居然半点不慌。她特意换上一身素色的旗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连一根碎发都没敢露出来,领着年仅12岁的弘历,规规矩矩地在正厅候着。

康熙一进院子,就看见廊下站着个身形微胖的妇人,虽不算绝色,却生得一副福相,眉眼里透着股子憨厚劲儿。钮祜禄氏见了皇帝,不慌不忙地行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亮地说:“给皇阿玛请安,祝您龙体安康。”康熙点点头,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她身后的小男孩——只见那孩子虎头虎脑,穿着件藏青色的小马褂,见了生人非但不躲,反而大大方方地往前迈了一步,脆生生地喊了声“皇爷爷”。

这一声“皇爷爷”可把康熙叫得心花怒放。他招招手让弘历过来,随手拿起桌上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了个“福”字,问:“你认得这是什么字?”弘历仰着小脸说:“这是福字,皇爷爷写的福,比宫里过年贴的还好看!”康熙哈哈大笑,又问了几句《三字经》里的句子,没想到弘历对答如流,说到高兴处,还手舞足蹈地背了一段《大学》。康熙越看越喜欢,当场就把弘历抱到自己腿上,用手指着窗外的松树说:“以后要像这松树一样,经得住风吹雨打。”

钮祜禄氏在一旁看着,心里跟明镜似的——皇帝公公哪里是来看自己的,分明是在考校宝贝孙子呢!她想起前几日胤禛特意把弘历叫到书房,教他怎么回答皇帝的问话,怎么行礼作揖,原来都是为了今天这一出。不过说句实在话,弘历这孩子打小就聪明,眼神里透着股子机灵劲儿,连府里的老嬷嬷都常说:“这孩子将来必有大出息。”如今看来,这话怕是要应验了。

当天晚上,康熙回宫后就跟身边的太监说:“雍亲王府的那个孙子,长得真是周正,以后可以带到宫里读书。”没多久,弘历就被接入紫禁城,由康熙亲自调教。后来的事儿咱们都知道了,康熙驾崩后,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而弘历则在25年后继承大统,成为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至于钮祜禄氏,也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妾,摇身一变成为皇太后,享尽了人间富贵。

有人说,康熙那次去雍亲王府,其实早就打定了主意要考察皇孙,毕竟在古代,“子以母贵”倒不如“母以子贵”来得实在。胤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有意让皇帝见到弘历和钮祜禄氏,用“家庭和睦、子孙贤孝”的形象给自个儿加分。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弘历本身没那两下子,就算有再好的机会,怕也是白搭。您说这皇家的心思,是不是比紫禁城的宫墙还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