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5年,江阴一位妇人整理亡夫遗物时,颤抖着打开那个尘封的木盒,却发现里面空空

1995年,江阴一位妇人整理亡夫遗物时,颤抖着打开那个尘封的木盒,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她悲从中来,将木盒重重摔向地面,谁知随着一声脆响,竟从夹层中滚落出一件稀世珍宝...... 【消息源自:《江阴宋代古墓金簪追缴始末》1995年12月《江南文化研究》;《夏港镇基建工程文物出土记录》1992年3月江阴档案馆藏】 老马临终前三天,咳出的血丝在搪瓷痰盂里晕开成暗红色的花。他枯树枝似的手指突然抓住妻子王秀兰的袖口,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眼睛直勾勾盯着那张老式棕绷床。"床...底下..."这截断断续续的句子,成了这个老实巴交的泥瓦匠留给世间最后的遗言。 1991年那个飘着冻雨的早晨,老马扛着铁锹去澄常公路工地时,绝对想不到自己会卷入一场跨越千年的奇遇。推土机的铲斗刚刨开冻土,突然"轰隆"陷下去半米多深。几个胆大的民工举着手电筒往塌陷处照,青砖砌成的穹顶下,隐约可见泛着幽光的瓶瓶罐罐。"是古墓!"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三十多个工人顿时像炸了窝的马蜂。等派出所民警赶到时,墓室里只剩几个摔碎的陶俑,连嵌在棺木上的铜钉都被撬走了。 老马缩在人群外围,突然被个硬物硌了脚。那是个黑黢黢的樟木盒子,约莫巴掌大,盒盖上雕着缠枝纹——后来博物馆专家说,这是宋代典型的"剔红"工艺。他鬼使神差地把木盒塞进棉袄内兜,回家后随手塞在了床板下。此后四年,这个沾着墓土腥气的盒子,就像他心底长出的秘密瘤子,偶尔在深夜翻身时硌得他生疼。 1995年冬至那天,王秀兰跪在冰凉的水泥地上,把床底搜罗出来的物什一件件摆在搪瓷脸盆里:半瓶虎骨酒、磨得发亮的顶针、卷了边的工分本。那个雕花木盒打开时,她气得嘴唇直哆嗦——里头空空如也,连张纸片都没有。"死鬼!临了还要作弄人!"木盒砸在门框上裂成两半,一道金光"当啷"蹦到煤炉旁。 金店赵老板的放大镜在簪头上停留了足足三分钟。这支八厘米长的金簪,簪首盛开的莲花里蹲着只活灵活现的蟾蜍,花蕊是用米粒大的红宝石镶的。"大妹子,这物件...怕是够得上三级文物了。"赵老板的圆脸沁出油汗,玻璃柜台下,他的手指正悄悄按着报警器。第二天来的文化局干部说,这簪子学名叫"蟾宫折桂金步摇",是宋代科举士子送给心上人的定情物。 "同志,这真是国家的东西?"王秀兰攥着《文物征集通知书》,指甲在纸上掐出月牙形的印子。她想起丈夫临终时浑浊的眼睛,突然明白了那个木盒为什么轻得像口空棺材——老马这辈子最重的秘密,原来都压在那层薄薄的夹板底下。当博物馆工作人员把捐赠证书交到她手里时,这个只读过扫盲班的农妇突然问:"那簪子...原先的主人能找到后人吗?" 2003年江阴博物馆特展上,玻璃展柜里的金簪在射灯下流转着暗金色的光。解说牌上写着:"北宋末期文物,1991年出土于夏港镇宋墓,1995年由市民王秀兰女士捐赠"。没人注意到,展厅角落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用袖口偷偷擦眼泪。她脚上那双老式布鞋的鞋底,还沾着儿子家新铺的实木地板上的蜡。

评论列表

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1
2025-05-12 12:24
很好,应当捐。绝大部分人还是懂什么叫宝物的,看了捐赠证书,越来越多的人会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