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离中考还有40天,让很多娃头疼的社会学科还能提多少分?杭州这所学校的资深老师送宝典来了

离中考越来越近了,有不少家长最近在爱写作的狮子后台留言,特别担心孩子社会这一学科的成绩,说家里娃另外学科还好,就社会学科总是找不到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想要找寻冲刺阶段提分的方法。

杭州滨兰实验学校社会学科的中考教学成绩一直在市内名列前茅。教研组教师曾连续四年在杭州市历史与社会教师基本功比赛(命题)获一等奖,教研组内教师曾参加市中考命题工作。

小狮妹走进这所学校,听了学校的社会课,采访了社会学科教研组的老师,让他们为中考生分享社会学科备考的经验,也为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的社会学习方法提供一些指导。

社会考试包括三部分内容

每部分复习备考方法不同

滨兰实验学校副校长应柯,带了多届毕业班,现在也在教初三年级两个班的社会学科。

4月底,初三年级刚刚进行过第一次模拟考试,“五一”假期过后,初三社会学科备课组正结合一模中学生社会学科考试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查漏补缺。

像这样的集体备课,学校社会教研组分年级每天都在进行,学校将每日集备制定在每日课表上。

应校长和组里的老师们早已经把去年的中考社会真题卷研究了好多遍,试题的结构、考查的核心知识等,他们做了精细的梳理。

初中三年社会学科一共学习14本书,6本道德与法治、6本历史和2本人文地理。

他们分析总结,开卷考试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要求学生对社会学科所学的内容心中有数、脑海中有脉络,考到什么题目,马上能知道涉及哪本书哪一章节的内容。

在根据目录索引、读熟14本书的基础上,具体到道德与法治,建议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梳理,把道德与法治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大主题用思维导图画出来。

历史部分的内容,要用好年代尺,通过表格进行对比,关注不同年代的大事件,注意古今联系、中外对比,了解事件的因果联系和横向联系。

人文地理部分,要学会读图,关注图例及图上地理事物,并抓取材料关键词,综合获取图文信息。

重要题型模板要掌握

高频考点要多练

在对课本熟悉的基础上,学校教研组老师们建议,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学会给题目建模。

道德与法治的题目,常考试题类型有信息概括类、原因及意义类、措施概括类、辨析类及开放性试题等。学生在做答时要明确试题类型,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定位考查的知识角度进行答题。

人文地理的题目,常考试题类型有特征描述类、时空分布类、原因分析类、对策建议类、辩证评价类。学生在做题时要能快速调用学科知识。

历史方面的题目,材料题一般都会围绕重要史事、事件联系和历史规律进行考查。目前最后一问考得比较多的是观点论述题,做题时首先要亮观点,观点要明确,接着重论证,要求紧扣观点,史论结合,最后作总结,回扣观点,总结升华。

对一些高频考点,老师们建议一定要多多练习,比如漫画类题目,学校就会进行专题训练。而且,每道题目还会变换几种提问方法,让孩子们真正掌握相关内容。

闭卷考试不等于死记硬背

掌握学习方法学起来也不累

按照之前发布的政策,今年的初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考时,社会学科还是开卷考试。明年的社会学科,将采用闭卷考试。

一些初一初二年级的家长,感觉闭卷考试跟开卷考试相比,难度提升不少,对孩子要求更高,特别担心。

对即将发生的考试方式的改变,滨兰实验学校社会学科教研组也早有了应对方法。

老师们说,一些基础知识的确是要背诵的,学校为此还特别为社会学科安排了每周一次早读时间。

每周三早上,各个班级里都可以看到社会老师的身影。为了减轻孩子们背诵的负担,教研组会提前出好情境式题目,把要背诵的知识点融进具体化的题目里,然后让孩子们结合题目进行背诵。

之所以要这样做,教研组老师说,直接把知识要点整理出来让学生背诵,的确最简单,但明显不符合学生的兴趣。把一周学习内容中要背诵的知识融合到题目里,有情境更利于背诵,而且同步也训练了孩子们的题感,一举两得,效果挺好的。

周三的早读课背诵的效果,会在早读课的后半节通过做题目来检测。我们拍了老师设计的一张学生的作业单,可以看到,根据一段材料,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

为了激励孩子们背诵,不少老师还设置了奖励小零食等办法,一位老师写过一篇小文章分享教学方法:

课上抽查背诵时,及时背诵;或是课下找我背诵通过的,都可以得到一份小零食。这样一来,连平时会偷懒的学生也开始悄悄背诵。

有些胆子大些的孩子,利用课间时间排队找我背诵,在办公室门前排起蜿蜒的“河西走廊”。那些躲在门后的影子,正用背出来的《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交换海苔脆片。

历史知识在味蕾炸开的瞬间,那些曾被条文束缚的文字,此刻正跳跃成少年眼中的星光。渐渐地,班级氛围带动起来,课前成了抓紧背书的好时机。

除了课堂教学,老师们还有个好办法,那就是把研学实践跟巩固拓展知识结合起来。学校制定研学计划时,都会把核心知识、教材内容列出来,让孩子们有目的地进行研学。

学校每次的节假日研学实践作业单布置得都很有意思,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走博物馆看展品,同时提出自己的新发现。

返校时,会给孩子们提供研学成果发布的机会,让孩子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

研究采取闭卷考的地区的真题卷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培优补弱

另外,教研组还研究了浙江省内另外地区采用闭卷考试的中考卷。

他们发现,闭卷考的试题难度比开卷的相对小一点,对学生迁移拓展能力要求相对没那么高。

老师们觉得,吃透新课标,并研究浙江省中考一张卷的出题精神,闭卷考不会机械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所以,他们在教学中侧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社会学科会进行分层教学,培优补弱。

对这门学科比较擅长的学生,他们会每周给他们布置一些开放性小作文之类的拓展题目。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每位老师会和三到五名学生进行结对,作业采取面批和二次订正的方式,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到位。

滨兰实验学校社会教研组的老师们希望,他们分享的这些学习方法和经验,能对今年的中考生和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学好这门学科有用。

另外,他们特别提醒,中考当天,考生们带好14本教材,自己整理的笔记,做过的各地模拟试题,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调整好心态,放心去考,每个人都可以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