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名机枪手为了躲避日军,选择绕上山路前进,没想到意外发现100多名正在吃饭的日军,他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机枪,心中一狠:跟他们拼了! 1945年春天,湖南高沙镇的山路上飘着呛人的硝烟味。 八路军战士曾岳峰蹲在临时挖的土坑里,手指头还粘着机枪扳机上的铁锈。 这挺捷克式轻机枪跟着他三年了,枪管烫得能烙饼,可眼下连口水都喝不上——刚想爬去井边解渴,鬼子的炮弹就把水井炸成了土坑。 三天前部队接到命令追击溃逃的日军,沿途所见让这个山东汉子咬碎了牙。 村口歪脖子树上吊着七八具尸体,有个老太太的裹脚布还挂在树杈上飘。 镇子东头晒谷场躺着几个年轻媳妇,身上的衣裳被扒得精光。炊事班老王头说,这帮人撤退前把全村鸡鸭都宰了,往水井里扔死猪烂狗,存心不让老百姓活命。 曾岳峰带着副射手陈百川抄近路摸上山梁子,两人都是沂蒙山区出来的猎户,走山路跟走平地似的。 转过一片油茶林,山洼子里突然飘来叽里呱啦的叫嚷声。 陈百川刚要探头,被曾岳峰一把拽住后腰带——坡底下百十来个鬼子围成圈,钢盔在太阳底下泛着青光,饭盒里的白米饭冒着热气,刺刀上还挂着抢来的腊肉。 机枪手舔了舔干裂的嘴皮子,这地形像是老天爷给备下的口袋阵,三面环山就留个豁口。 他比划着让陈百川把备用弹匣码在左手边,自己把机枪架在块青石板上。山风刮过油茶树,叶子沙沙响盖过了拉枪栓的动静。 头一梭子子弹扫出去,两个撅着屁股盛饭的鬼子直接栽进了饭锅里。 鬼子兵乱得像捅了马蜂窝,有的抓枪往石头后面钻,有的抱着脑袋往树底下滚。 有个戴眼镜的军官挥着指挥刀哇哇叫,话音没落就被打成了筛子。 捷克式轻机枪"哒哒哒"响得跟过年放鞭炮似的,弹壳叮叮当当在脚边堆成了小山包。 山下的鬼子到底是老兵油子,慌过神就开始组织反击。 三八大盖的子弹"嗖嗖"擦着石头边飞,迫击炮弹"咣咣"炸起老高的黄土。 陈百川猫着腰来回递弹匣,军装后背让汗溻得能拧出水。 曾岳峰胳膊让跳弹划了道口子,血珠子顺着机枪握把往下淌,可他压根顾不上疼——东边山坡突然冒起青烟,这是大部队包抄上来的信号。 等增援部队冲上来的时候,山洼子里横七竖八躺了四十多具鬼子尸首。 活着的要么缺胳膊断腿,要么跪在地上举着双手直哆嗦。炊事班老王头踢了踢打翻的饭盒,里头还泡着半生不熟的米饭:"这帮人,临死还想吃断头饭呢!" 打扫战场时从鬼子尸体上摸出六十多杆三八大盖,子弹足足装了五大箱。 有个小战士在石头缝里发现个铁盒子,里头装着张沾血的照片——照片上日本女人抱着穿和服的孩子,背后写着"昭和二十年春"。 曾岳峰把照片扔进火堆,看着火苗子"呼"地蹿起来老高。 后来听团部文书说,这伙鬼子是第116师团的溃兵,在湘西会战吃了败仗就往东逃窜。 他们沿途祸害了七八个村子,没想到在高沙镇山沟里撞上了硬茬子。 当地老乡凑钱宰了头猪送到营地,炊事班熬了三大锅猪肉炖粉条。 曾岳峰蹲在磨盘上扒饭,听着远处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老百姓这是把过年没放的炮仗都拿出来庆贺了。 三个月后日本宣布投降,曾岳峰跟着部队开拔东北。 路过那个山洼子时,油茶树开满了白花,原先的弹坑里长出了野山莓。 陈百川摘了把果子塞嘴里,酸得直咧嘴:"当初要是有这零嘴,打鬼子还能多坚持俩钟头。" 曾岳峰没搭话,把最后一个弹壳埋在茶树底下,转身大步流星追上了行军队伍。 参考资料:八千里路铁与血——抗日老兵曾岳峰的杀敌传奇2005年08月07日21:18新华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