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医聊丨从少女到银发,雌激素如何默默守护女性的一生?

五月的风里飘着康乃馨的芬芳🌷

在这个温暖的日子里

我们总想给妈妈更贴心的关怀

你知道吗

其实妈妈的健康“晴雨表”

都与“雌激素”息息相关

从青春期到更年期

雌激素如何左右女性的身体👩

哪些信号提醒我们该关注它的变化

科学保养又该从何入手

今天小布就带大家探寻

这个藏在时光里的“青春密码”

陈淼鑫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生殖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辅助生殖医学教研室主任

01

雌激素是如何产生的呢?

雌激素的产生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和代谢酶的精密配合:

想象我们的身体是个智能工厂,大脑里的下丘脑就是总控室的中央电脑。中央电脑每天会派发指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知隔壁车间的垂体大管家:“该给卵巢工厂发生产信号啦!”

垂体大管家接到指令后,立刻发出双重信号: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顺着血液传送带,分别精准投递到卵巢居民的卵泡膜细胞车间和颗粒细胞车间。两个车间收到生产信号后立马开工热火朝天地制作“女性魅力糖果”——也就是雌激素啦!

首先是卵泡膜细胞车间将从血液中摄取的原材料(胆固醇)转化为雄激素。随后,颗粒细胞车间通过催化剂(芳香化酶)将雄激素转化为雌二醇(主要活性的雌激素)并经流水线进入血液。

不过,智能工厂可不是盲目生产的哦,它有一套精密的“自动调控系统”。

当雌激素产量过高时,大脑就像个严格的质检员,会立刻发回指令:“暂停生产!”于是下丘脑和垂体减少生产信号,避免雌激素过量。反之,如果雌激素水平偏低,大脑就会拉响“缺货警报”,赶紧催促卵巢加班赶工,维持体内平衡。

除了卵巢这个主要工厂,身体里还有“分厂”也能小批量生产雌激素,比如脂肪组织及肾上腺等器官。怀孕期间,胎盘也会接手部分生产任务,为宝宝的发育保驾护航。

PS:雌激素可不是女性专属哦,男性👨体内也有少量雌激素,负责调节骨骼、情绪和生殖功能,虽然产量不高,但地位同样重要!👀

02

雌激素对女性身体有哪些重要作用?

雌激素是女性体内重要的性激素之一,它就像是“超级管家”,对身体发育、生理功能和健康维持都起着关键作用。

1)促进生殖系统发育:雌激素在女性青春期时开始大量分泌,促使第二性征形成,塑造女性特有的曲线身材💃。雌激素还在月经周期中扮演核心角色,它通过周期性波动调控子宫内膜的生长与脱落,协调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从而维持女性正常的生殖功能。

2)保障骨骼与肌肉健康:雌激素能促进钙的吸收和沉积,增强骨密度,并在成长期帮助骨骼达到最佳强度。同时,雌激素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流失。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时,骨质流失速度加快,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3)保护心血管:雌激素能调节血脂代谢,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此外,雌激素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帮助血管保持弹性,从而降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4)调节神经系统:雌激素能调节多种神经递质,如促进血清素(即5-羟色胺,是一种与情绪稳定相关的激素)的分泌,从而帮助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女性在更年期雌激素减少后,可能会出现失眠、情绪波动、焦虑、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5)影响皮肤状态与脂肪分布:雌激素可以促进皮肤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合成,使皮肤保持紧致有弹性;同时参与调节脂肪分布和能量代谢,促使脂肪更多地储存在臀部、大腿和乳房。

6)守护泌尿生殖系统健康:雌激素能维持尿道和生殖道的健康,防止其萎缩和感染。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抵抗力减弱,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阴道炎等症状。

03

日常有哪些不良习惯会影响雌激素水平?

雌激素水平很容易受日常习惯影响,比如饮食、睡眠、压力等,都会让它升高或降低~

1)熬夜: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是按“时间表”来的,熬夜会把这种规律搅乱,导致下丘脑分泌激素受到影响,卵巢的“工作节奏”也会被打乱。

2)缺乏运动: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多种神经介质,如多巴胺、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久坐不动,这些神经介质就会“缺货”,下丘脑功能受到影响,雌激素的“生产线”也会跟着“停工”。

3)肥胖和过度节食:胆固醇是雌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材料,过度节食会让体内脂肪和胆固醇告急,而肥胖则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生产信号释放,使得身体的雄激素升高,雌雄激素平衡失调。

4)精神压力大:长期压力会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也就跟着“乱套”。

5)吸烟和酗酒:吸烟和酗酒会影响下丘脑的功能,卵巢分泌雌激素的“生产线”也会因此“瘫痪”。

6)药物使用:某些药物会“插手”内分泌系统,促进或抑制其他激素分泌。

04

雌激素过高或过低时,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

雌激素不足常见于更年期、绝经期及卵巢功能早衰。

表现为:潮热盗汗、月经稀发或停经、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甚至抑郁)、记忆力减退、皮肤可能变薄干燥、骨质流失加速(易骨质疏松)、尿道黏膜萎缩导致尿频或尿路感染,以及阴道干涩、阴道炎等。

低雌激素还可能引发心悸、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雌激素不足的情况,这是由于很多小卵泡停滞在未成熟阶段,无法正常排卵并形成黄体,导致雌激素不足。

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如经量增多、周期缩短)、乳房胀痛或敏感、情绪波动(易怒、焦虑)、体重增加(尤其腰臀脂肪堆积)、头痛或偏头痛发作频繁,还可能引发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静脉血栓等问题。长期雌激素过高可能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目前检测雌激素水平的主要方法是血液检测,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雌二醇(体内活性最高、发挥主要作用的雌激素)水平,也可检测雌酮和雌三醇水平,全面评估雌激素状态。

对于每个人来说,雌激素的理想水平都是不同的,只有在自己的正常范围内才是“刚刚好”哦。

05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经历怎样的变化?

儿童期和青春期(4周-18岁)

8岁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极低(≤10pg/ml)。8-10岁,开始分泌少量雌激素。一般10岁后进入青春期,雌激素水平开始上升,促进身体的发育和生长,如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等。有规律月经后,雌激素达到成熟水平。

生育期(约18岁至45岁)

这个时期的雌激素水平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规律地波动:月经期处于低水平(200pg/ml);黄体早期(排卵后1-5天)短暂下降,黄体中期(排卵后约7-8天)形成第二个峰值,月经前期随黄体退化再次降至周期最低水平。

更年期(约45岁至55岁)

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的波动会更加明显。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雌激素的分泌减少。更年期的月经在周期、经量上都可能异常,甚至无规律出血。但总趋势是月经周期先缩短,然后逐渐延长,最终绝经。

绝经后期(约55岁后)

卵巢基本停止分泌雌激素,整体水平显著下降。

06

更年期和绝经后女性是否都需要补充雌激素?若无症状是否可以不干预?

是否需要补充雌激素,主要取决于有没有明显症状。如果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避免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则无需进行干预。而当出现潮热盗汗、抑郁烦躁、泌尿道反复感染、骨质疏松和心血管问题等明显更年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需要考虑补充雌激素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对于出现症状的更年期和绝经后女性,药物治疗是帮助平稳度过这一阶段的重要手段。但盲目补充单一的雌激素会增大内膜癌、乳腺癌、血栓形成以及肝肾功能异常问题等风险,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常见Q&A

听说雌激素水平高了会变胖,这是真的吗?

正常的生理周期中,雌激素水平上升可能导致短暂体重增加,主要是因为它能促进组织(尤其是脂肪组织)中水分潴留,引起水肿。但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女性体内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排卵后孕激素会发挥作用排出多余水分,因此长期来看对体重影响不大。如果长期单纯服用雌激素导致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增加体重。

月经量少、经前情绪低落、更年期焦虑烦躁……都和雌激素有关吗?

月经量少不一定代表雌激素少。月经量变少还可能与子宫内膜粘连、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生活方式以及药物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

月经前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容易烦躁或莫名想哭,这种现象被称为经前综合征。而到了更年期,雌激素水平就持续处于较低状态,这种慢性不足会让情绪调节系统变得异常,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雌激素低,会不会老得很快?

从“视觉年龄”来看,雌激素低可以影响外表,使皮肤失去光泽和弹性,因此雌激素低和“衰老”是有关系的。

但是从“生理年龄”来看,女性衰老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的衰退,特别是卵泡的耗竭,女性的卵泡数量在胎儿期20周时达到顶峰,随后一直在下降,绝经期到来意味着卵泡耗竭,卵巢从生理上衰老了。补充雌激素是无法逆转这一过程的,因此,雌激素又与“衰老”无关。

是否可以通过提前多吃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或药物,延缓更年期时间?

尽管雌激素可以缓解更年期的部分症状,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但更年期的到来主要是因为卵巢里的卵泡“库存”耗尽,这是个自然的生理过程,无法通过提前补充雌激素来延缓。相较之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对维持卵巢功能和延缓衰老更为重要。

同时,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提前多吃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药物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增加内膜癌、乳腺癌、血栓形成以及肝肾功能问题的风险,补充雌激素时需要同时使用孕激素来对抗雌激素的作用,以降低这些风险。

大豆异黄酮被称为“植物雌激素”,每天吃真的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雌激素吗?雌激素过高的人群可以喝吗?

大豆异黄酮的分子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但它的“亲和力”远低于人体雌激素——大约只有1/1000到1/100的强度。所以,它不能真正替代人体雌激素,也不会像激素药物那样显著提高雌激素水平。

在正常饮食范围内,它们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小。即使是雌激素水平较高的人,适量摄入这些食物(如豆浆)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有哪些方式能帮助女性平稳度过更年期?

1、调整心态,科学应对: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一段特殊的旅程,当出现潮热、失眠、情绪波动等症状时,不必惊慌,要以平和的心态接纳这些变化,主动了解更年期健康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缓解不适。

2、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平稳度过更年期的关键。要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每天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3、重视定期健康体检:建议每年做一次全面检查,包括基础体检项目和更年期专项检查,如骨密度检测、乳腺检查、妇科检查等,做到早诊断、早干预。

4、保持合理体重范围:更年期新陈代谢变慢,要特别注意体重管理。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5、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更年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持续严重的潮热盗汗、长期失眠、情绪低落等,应及时就医咨询,帮助缓解症状。

雌激素的波动

记录着每位女性

从少女👧到母亲👩的蜕变轨迹

它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

在看不见的地方

为妈妈撑起坚韧的骨骼

平稳的心跳💗明媚的笑容😊

或许我们无法替时光按下暂停键

但可以陪她读懂身体的信号

用科学的方式延续这份温柔的力量

本期支持: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栏目支持: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

漫画支持:东方网文产(顾欣言、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