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近日甘肃庆阳,22岁女大学生在庙会做兼职,上厕所时手机不慎掉落旱厕,不料!却在捞手机时一脚踩空掉入化粪池,最后因呼吸心脏骤停而溺亡,网友:她当时该有多绝望! 信源:海报新闻 4月下旬,甘肃庆阳的一场春日庙会热闹非凡。熙攘的人群、香火袅袅,穿梭的摊贩和热情吆喝声共同构成了这一年一度的民间盛事。 22岁的女大学生小韩(化名),也在这场庙会中兼职打工,站在一家售卖工艺品的摊位前,脸上带着微笑,耐心地为游客介绍手中的商品。 这是她放春假回家后,为了补贴学费和生活费找来的短期工作。她是家里的希望,学习刻苦,父母引以为傲的“大学生闺女”。 庙会的工作虽然辛苦,从早到晚要站十几个小时,但她却从未抱怨,因为她知道,自己肩上背着整个家的期待。 那天傍晚,天色已暗,庙会的灯光却越发明亮起来。小韩在忙碌之余突然觉得腹部隐隐作痛,想去上个厕所。她便向摊主打了个招呼,只身前往不远处的公共旱厕。 这是个搭建在庙会临时区域的旱厕,四周由铁皮围挡,里面光线昏暗,地面湿滑,厕所下方是个未封闭的化粪池,臭味刺鼻。 她进去后,刚拿出手机照明查看,手机却在手滑之下一下子掉进了坑中。那是她的手机,里面有重要的学习资料、家庭照片,还有支付码和身份证明。 小韩着急了。手机对她来说不只是通讯工具,更是她联系世界的纽带。 在昏暗中,她跪下身子,试图借着木板搭脚,伸手去够那部手机。然而,就在她重心前倾的一刹那,脚下一滑,整个人扑通一声跌入了化粪池中。 这是一口未经加盖处理的老式旱厕,池中充满粪便和大量沼气。狭窄的空间让她无法顺利站立,污物不断灌入口鼻,浓烈的沼气迅速让她呼吸困难。 她挣扎着想喊救命,却只发出几声被呛水的咳嗽。身体的本能让她拼命想要爬出来,可滑腻的池壁毫无着力点。 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那一刻,她心中或许还有未发出的求救,未说出口的“爸妈”,但终究,黑暗和绝望将她慢慢吞没。 当夜,小韩的父亲在家中等待女儿归来。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开始焦虑不安。打电话没人接,发消息也不回。他骑上摩托去了庙会现场,却已人影稀少。凌晨,他报了警。 第二天,警方调来警犬协助搜寻。警犬在旱厕附近久久徘徊,最终停在了那口化粪池边,发出低沉的吠叫。 工作人员用铁钩探测后,脸色骤变。数小时后,一具被污物覆盖的年轻女孩尸体被打捞出来。她的手还保持着挣扎的姿势,脸上定格着无法言说的痛苦。 消息传来,小韩的父亲瘫坐在地上,泪如雨下。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只是去做一份兼职,却丢了命。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事故,明明可以避免。 经初步调查,庙会主办方并未对厕所设置明显警示标识,且化粪池无任何安全盖板、无应急措施。 出事后,庙会组织方在警方协调下,提出赔偿小韩家属5万元作为“人道主义补偿”。但小韩的父亲坚决拒绝。 “她才22岁!一条命值5万块吗?我不同意!我要追究到底!” 小韩的父亲表示,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责任的问题。他要找到这个旱厕的具体归属单位,是乡政府、庙会临时承办方,还是厕所建设承包方?是谁监管失职,才让女儿葬身污水? “我不能让她白白走了。”老人说这句话时,眼里满是血丝。 事件被曝光后,引起大量网友关注。很多人留言:“她当时该有多绝望?”、“这样的设施竟然还能用?”、“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这种事。” 一些专业人士也指出,临时旱厕设置极易忽视安全问题,若不盖好、无防滑设计、不通风排气,就极容易积聚沼气形成致命隐患。小韩的意外,并非孤例,而是一个沉痛的警钟。 如今,小韩的家人仍在奔走维权。他们不希望更多人重蹈覆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