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21岁新兵张忠顺,在战斗中,开枪击倒2名敌军。他欣喜若狂,拔腿冲过去缴枪,怎料下一秒,他捡起枪低头一看,却又急得直跺脚:“坏了坏了……”
1984年4月28日凌晨,老山突然硝烟四起,战斗打响了。张忠顺随3营奉命从老山东侧向主峰发起进攻。
炮火纷飞,子弹呼啸,张忠顺紧随连队,一往无前。在战火纷飞中,一个接一个战友倒下,鲜血染红了他们的军装。
看到战友牺牲,张忠顺悲愤交加,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端起冲锋枪向敌军阵地冲去。
突然,张忠顺发现自己已冲到主力部队前面,孤身一人深入敌后。凭借他敏锐的观察力,张忠顺发现不远处有两个越军士兵朝他逃来。
俘虏就是立功的机会!他急忙端枪瞄准,扣动扳机,两个越军应声倒地。当他冲过去缴枪时,发现两人已经死了,不禁懊恼不已。
尽管没能抓活俘虏,张忠顺并未气馁。他继续搜索,很快来到一个山洞前。洞内依稀有人声,他当机立断,掏出手榴弹向洞内扔去。
一声巨响过后,一个受伤的越军摇摇晃晃爬出洞口。张忠顺用生疏的越语喝令对方投降,越军立即举手听从。
绑好俘虏后,张忠顺小心翼翼进入山洞,发现里面横七竖八躺着九具尸体。
突然,一床被子微微颤动,张忠顺好奇地揭开被子,竟发现一个受伤的越军军官躲在里面!
原来,这个军官畏惧战死,躲在山洞里不敢出战。
就这样,张忠顺抓获了这场战役中唯一的越军俘虏军官。当他凯旋而归,向连队汇报战果时,消息很快传到师部。
军政委喜不自胜,破格授予张忠顺一等功。这在全团引起轰动,大家对这个新兵刮目相看。
其实,张忠顺的英勇表现,还要归功于老山战役前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动员大会。
当时,副政委周忠仕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抓获3个俘虏可立一等功,抓获个俘虏可立二等功,抓获1个俘虏就有三等功。
周政委的一番话,极大鼓舞了全营将士的斗志,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张忠顺,更是把政委的话记在了心里。
张忠顺之所以能创造这样的战绩,是他机智勇敢、随机应变的缩影。
作为农村青年的他,儿时就听老人讲述红军的故事,心向往之,立志要当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
当他终于穿上军装,来到部队的那一刻,张忠顺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祖国建功立业。
在新兵连的训练中,张忠顺吃苦耐劳,成绩突出。他的勤奋刻苦,很快得到连队首长的赏识。
谁曾想,这个默默无闻的新兵,会在老山战役中创造奇迹,成为全团乃至全军的英雄!
可惜天妒英才,老山战役胜利后不久,张忠顺复员回乡,本想大展宏图,却不幸罹患绝症。
2003年,年仅40岁的张忠顺,带着未竟的英雄梦想,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他的英雄事迹,他的赤胆忠心,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铭刻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