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年,宰相狄仁杰参加朝会后被武则天单独留下,聊了几句,武则天突然说:“知道我为什么重用你?” 狄仁杰回答圣心不可测。武则天从案几上拿出一叠奏章,狄仁杰接过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十多封推荐自己的奏章,都出自政敌娄师德之手。 大殿里烛火摇曳,狄仁杰握着奏章的手微微发颤。那些熟悉的字迹在烛光下仿佛活了过来,每一笔都在诉说着过往的交锋。他记得朝堂上娄师德与自己针锋相对的模样,记得对方在政事堂据理力争时的强硬,更记得两人因政见不合而剑拔弩张的无数个瞬间。可此刻,这些带着温度的举荐信,却将他认知里的一切彻底击碎。 武则天靠在龙椅上,指尖轻轻叩击着扶手,眼神似笑非笑:“狄卿总说自己看人通透,这回怎么反倒看走了眼?”她的声音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威严,却又藏着几分调侃。殿外的夜风卷着几片落叶,扑簌簌地撞在窗棂上,更衬得殿内气氛凝滞。 狄仁杰喉头滚动,半晌才挤出一句:“臣...实在想不到。”他想起自己曾在私下里对娄师德的轻视,想起那些明里暗里的嘲讽,愧疚感如潮水般涌来。原来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那个被视作对手的人,竟一直在默默为自己铺路。 “娄公向来讲‘唾面自干’,旁人只当他软弱,却不知这才是大智若愚。”武则天起身踱步,华服拖地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回响,“你看这满朝文武,有几个能做到在被误解时不申辩,在遭嫉恨时仍举贤?”她的话语字字诛心,像一柄重锤敲在狄仁杰心头。 第二日清晨,狄仁杰特意去拜访娄师德。当看到对方如常的笑容,准备好的道歉竟卡在喉咙里说不出口。娄师德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笑着邀他共品新茶:“狄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寒舍?”那语气自然得仿佛两人从未有过嫌隙。 这件事像一颗石子,在狄仁杰心里激起千层浪。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为人处世,也终于明白,真正的君子之争,从不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朝堂上的分歧,是为了江山社稷;私下里的举荐,是出于爱才之心。娄师德用行动教会他,格局二字,从来不在唇枪舌剑间,而在容人容事的胸襟里。 武则天此举,又何尝不是在敲打狄仁杰?她看似揭开了一个秘密,实则是在提醒这位能臣:你以为看透了朝堂风云,却连身边的人都看不透。帝王心术,本就高深莫测,她将政敌的举荐信公之于众,既敲打了狄仁杰的自负,又展现了娄师德的贤德,更彰显了自己用人的明察秋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