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8年5月,斯大林下令处决了外蒙古的末代皇后格嫩皮勒。在面临死亡的时刻,格嫩

1938年5月,斯大林下令处决了外蒙古的末代皇后格嫩皮勒。在面临死亡的时刻,格嫩皮勒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冷静与坚毅。她毫不动摇地开始为自己化妆,穿上一袭华丽的民族盛装,仿佛在展示她尊严和坚定的态度。一位摄影师记录下了她最后一次的雍容华贵。 1938年,外蒙古最后一位皇后在刑场上被士兵处决,而临死之际她却是那样的从容平静。 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各国对中国的领土进行瓜分,而沙俄也盯上了外蒙古这块“肥肉”。 清朝灭亡后,沙俄也企图吞并中国,因此选择外蒙古,只要占领这里,就可以威胁到中国的华北、东北地区。 同时外蒙古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满足沙俄的经济需求,所以在沙俄的支持下,外蒙古从中国独立了出去。 哲布尊丹巴成为了外蒙古的国王,过起了尊贵奢华的贵族生活。 1923年,哲布尊巴丹的第一任王后因病去世,他想着后宫不能一日无主,于是宣布在全国上下挑选适龄的女子为后。 而此时,美丽的格嫩皮勒进入了哲布尊巴丹的视线,当选为外蒙古的王后,于是她悲惨的人生就此开始了。 成为王后后,曾经自由自在的格嫩皮勒就成了一只被囚禁在奢华鸟笼里的鸟。王宫里的生活是奢靡富贵的,她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缺衣少食了,物质生活十分优越。 但是皇宫里的繁文缛节,勾心斗角压得这个仅有19岁的小女孩喘不过气,每天的生活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她也幻想过和心爱的人一起幸福的生活,可这在她和哲布尊巴丹之间是不可能的。 哲布尊巴丹已是古稀之年,眼睛都已经瞎了,而她正是如花一般的年纪,这样的差距怎么能共同生活呢? 她也和哲布尊巴丹提出自己不想在这里了,想要回到父母身边生活,哲布尊巴丹同意了,格嫩皮勒在家里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大臣们认为不能如此,并要求格嫩皮勒扮演好王后的角色,强迫她继续待在国王身边。 后来外蒙古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解放了蒙古人们的独立思想,在苏联的支持下,蒙古人民党推翻了哲布尊巴丹建立的君主制制度。 此时,格嫩皮勒的丈夫也去世了,蒙古人民效仿苏联,学习苏联模式,随后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这项举措说明外蒙古彻底与中国割裂,投入到了苏联的羽翼之下。 直到斯大林执政之后,为了巩固苏联的统治,于是开始了对外蒙古进行了大规模政治清洗。对其中的亲中势力、贵族阶层等进行了血腥镇压。 为什么斯大林要赶尽杀绝呢? 当时的外蒙古有多个派系把握政权,其中的民族主义派想要和中国寻求合作,试图摆脱苏联的控制,因此斯大林要铲除这些分裂势力,巩固亲苏政权。 而格嫩皮勒作为外蒙古的最后一位王后,也属于贵族阶级,斯大林自然要对她赶尽杀绝。 作为苏联的附庸国的外蒙古自是没有反抗之力,它处在中苏两国之间,脱离了中国,外蒙古的经济完全依赖苏联的支持,军事上也要依靠苏联来保护。 临死前,格嫩皮勒并没有进行激烈的反抗,甚至在处决前她重新编好了她的头发,画上了贵族妆容,换上了庄严的民族服饰。 她的脸上没有对死亡的害怕,只有从容不迫和对彻底自由的向往。因为她坚信自己是清白的,与那些政权争夺并没有关系。 一声枪响后,鲜血染红了刑场的土地,死亡,对格嫩皮勒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解脱,她也是当时那个时代众多身不由己女子的缩影。 她只想过上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却不慎卷入了政权争夺的混乱中去;她想要过上与心爱的人旅居四方的幸福生活,却被迫和一个糟老头子相伴。 斯大林的铁血镇压是对自己政权的巩固手段,但是也残害了这么多无辜百姓的生命,侧面反映出了当时苏联对附庸国的强权统治。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