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隋炀帝的表兄弟、钦命的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 由于隋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隋炀帝的表兄弟、钦命的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 由于隋炀帝个人的政治野心和宏大的抱负,亲征吐谷浑、出巡漠北、开凿大运河、修建东都洛阳、三征高句丽,并在全国各地修建譬如晋阳宫、江都宫这样的琼楼玉宇。 耗费了大量民力的同时,也让国家的财政背上了沉重的担子,每天都有上百万民夫在华夏的大地上挥洒着汗水,忍受着朝廷的盘剥和劳役。 隋炀帝如此不惜民力的做法迅速在各地激起了民愤。 公元611年,王薄在长白山率先拉起了农民起义武装反抗隋朝政权的大旗,翟让、单雄信等人的瓦岗军也迅速响应。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反抗隋朝暴力统治的浪潮。 李渊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前往稳定河东的局势。 而处在时代发展滚滚浪潮下的李渊,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终于,这股狂风在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的春天,席卷了河东各地。 时年二月,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在马邑起兵,斩杀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后,自称天子,占据了晋阳北部的诸多郡县。 当时有消息传闻刘武周与突厥勾结,即将南下攻取晋阳和太原。 而隋炀帝此时已被孤立在遥不可及的江都宫内。 李渊帐下的刘文静、裴寂等人纷纷感到紧张和惶恐,此时此刻,能够拯救他们的也只有他们自己了。 恰好,当时的李世民尚且不到二十岁,聪明果敢,识量过人。 自雁门之围后,李世民逐渐看到了隋朝官场吏治混乱不堪,皇帝和群臣离心离德,将帅不合,士兵不肯效死用命的现状。 心中便早早种下了一颗起兵反隋、共举义旗、谋图大业的种子。 于是他利用自己唐公世子的身份,开设馆阁、招揽贤才,并结交晋阳的勋贵以及世家大族,为父亲和自己积累了良好的政治资源和名声。 经常出入李渊身旁,聪明的李世民早就发现了父亲李渊心中怀有大志,起兵恐怕不止是他一人所想。 只不过父亲碍于自身太原留守的位置,以及天下反隋的形势,所以迟迟没有下定起兵的决心而已。机智的李世民认为,父亲李渊在等一个时机到来。 巧的是,时机不在未来,而是就在当前。 刘武周准备南掠的消息已经传遍的晋阳城,晋阳上下,军民不安。 借此时机,李世民提前和晋阳宫令裴寂商量,准备给父亲一份大礼。 当夜,裴寂设宴招待李渊,在座的宾客纷纷来自河东的豪门大族。此次宴会不同于以往,大家没有就天下大事进行激烈的讨论,而是纷纷说起了游戏乐事。 期间裴寂不断向李渊献酒,不出一个时辰,李渊就沉浸在酒乐之中。 这时,裴寂呼唤事先安排好的宫女上殿,服侍伺候李渊。宴会过后,裴寂凑到李渊身边,向李渊诉说隋朝必亡的天下大势以及晋阳宫内众人必死的决心,提议李渊起兵。 这时李渊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裴寂摆了一道。 擅用宫女本就是僭越的死罪,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李渊更是百口莫辩。 反过来,裴寂这般老友似的劝说也确实勾起了李渊心中早早埋下的远大志向,两人商议决定:起兵! 此时此刻,摆在李渊面前的阻碍就剩下隋炀帝以协助工作为由派来监视并掣肘李渊的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了。 此时李渊心生一计,先前坊间传闻刘武周将要联合突厥人南下,城中正是人心惶惶之时,李渊私下命人去晋阳府衙,告发王威和高君雅背地里勾结刘武周,与突厥人私通款曲,准备里应外合攻占晋阳,抢掠百姓。 官府迅速将消息散布至民间,百姓们一时间群情激愤,纷纷要求斩杀二人。 农历五月十五,李渊以召集王威、高君雅商讨剿匪事宜为由,将二人骗至晋阳,关押下狱。 五月十七日,一队突厥骑兵巧合地出现在晋阳城北,李渊顺势出城迎敌,顺利击退了突厥人的进犯。 而这队突厥骑兵的出现,也让大牢内关押的两人百口莫辩,于是李渊以联合刘武周、勾结突厥的罪名,将二人斩首示众。 在解决了起兵前的掣肘王威和高君雅后,李渊领导众人在晋阳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起兵准备。 直到617年农历七月,李渊集结三万人马,在晋阳正式宣告起兵,开启了他逐鹿中原,建立大唐王朝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