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8年,原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孙毅中将外出理发,理完发后感觉还太长,让理发师再给

1978年,原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孙毅中将外出理发,理完发后感觉还太长,让理发师再给修一修。没想到理发师怒呛道:“你个老同志,别没事找事,赶快走吧。”孙副参谋长却笑言:“娃娃,你这个工作态度可不成。”

1978年,北京一条老街,74岁的孙毅中将走进理发店,要求再修剪头发,却被年轻理发师一句“别没事找事”顶了回来。这位开国中将没发火,反而笑着说了句话,让人琢磨不透。 孙毅,1904年出生在河北大城县,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更别提上学了。16岁那年,他辍学出来混生活,改名叫“孙毅”,想靠自己闯出一条路。早年没啥选择,他先在军阀部队干活,扛过枪,打过仗,见识了乱世的腥风血雨。1931年,他参加宁都起义,投了红军,1933年入了党,从此跟定革命这条道。长征、抗战、解放战争,他一步没落下,1955年被授了中将军衔,1978年当上了中央军委顾问。 这人命硬,活到99岁,2003年才去世。一辈子打过硬仗,立过大功,可从不摆架子。穿的衣服老打补丁,出门挤公交,走到哪都惦记着老百姓。晚年还不闲着,跑去搞教育,给年轻人讲革命故事,硬是做了900多场报告,影响了25万多人。这样一位老将军,咋会在理发店里跟个小年轻杠上呢?别急,往下看。

1978年,孙毅已经74岁了。那天他去北京一家国营理发店剪头发,理完后觉得还不够短,就让理发师再修一修。结果这小伙子脾气不小,直接呛他:“你个老同志,别没事找事,赶快走吧。”搁一般人,谁受得了这气?可孙毅没急眼,笑了笑,说:“娃娃,你这个工作态度可不成。”这话不重,可听着有分量,既像提醒,又像教导。 后来店里经理认出了他,知道这是位中将,赶紧过来打圆场。经理还说了,这小伙子家里有难处,爹病了,医药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才这么急躁。孙毅听完没多说啥,问清情况后,第二天就让人送了点钱过去,帮这小伙子解了急。这事传开后,小伙子挺感激,说孙毅是好人。可这事咋看咋有意思,一个大将军为啥这么低调,还这么好说话? 这事不大,可挺能看出孙毅的性格。他不是那种端着架子的大官,被人呛了也没发火,还能笑着回一句。这不是怂,而是肚量大。几十年的枪林弹雨都过来了,一个小伙子的几句硬话算啥?他那句“工作态度可不成”,听着像批评,其实是想让年轻人明白,做事得有耐心,别把情绪带到活上。 更绝的是,他没止步于嘴上说说,得知人家有困难,还真掏钱帮忙。这不是摆阔,是实打实的接地气。孙毅一辈子就这样,不管自己多大官衔,总想着帮人一把。他当过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管过大事,可私底下跟老百姓没两样,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日子。这事放他身上,一点不意外。

说起孙毅的经历,那真是从苦水里泡出来的。长征时,他当师参谋长,没骑马,跟战士一块背着装备走完全程。抗战时,他在晋察冀办军校,培养了1600多骨干,后来还当抗大二分校校长,带出了2万多人才,66个当上了将军。解放战争,他指挥过石家庄、平津战役,战功不是吹的。新中国成立后,他搞军事教育,建了华北高级步兵学校,1951年还带队走过国庆阅兵场。 这人从不贪功,1955年授衔时,他已经是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了,可从没见他拿这个压人。1978年当中央军委顾问,别人觉得是大官,他还是老样子,穿得破破烂烂,出门不带警卫员。理发这事,正好说明他骨子里的那股劲:大事硬气,小事和气。 退休后,孙毅没在家歇着。他觉得自己这辈子见得多,得告诉年轻人点啥。于是全国跑,做了900多场报告,讲长征,讲抗战,讲怎么做人。25万多人听过他的课,不少人说,听完就想干点有意义的事。他还惦记穷人家的孩子,有回下乡碰上个孤儿,直接掏钱资助人家读书,后来这孩子还当了医生。 他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却老想着帮别人。1987年评全国优秀共产主义者,1992年拿全国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1993年又得了全军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些荣誉,他没当回事,可老百姓记在心里。2003年他走了,家乡大城县建了纪念馆,里面放着他用过的军帽、书信,好多人去看,缅怀这位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