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广州市社科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覃剑:广州要持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5月9日,2025长三角粤港澳国家战略联动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在论坛正式举办前夕,上证报专访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覃剑,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未来。

覃剑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六年多时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实力不断实现新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攀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综合实力稳居全球第二。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数字湾区”“湾区通”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深中通道等过江通道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大湾区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面对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可通过持续强化内外协同联动能力,提升发展的安全韧性水平。”覃剑表示,具体而言,就是在增强大湾区内部各个城市间的功能协作与分工能力的同时,通过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提升集聚能力、连接能力和辐射能力,建设成为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核心节点。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要素流动和人文往来联系紧密,两地强化战略联动也将为各自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针对超大城市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应如何平衡自身发展与辐射带动的问题,覃剑表示,超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既是区域经济活动和要素资源的主要承载地,也是区域发展的引领者。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要持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在与粤港澳大湾区双向赋能中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覃剑进一步分析,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州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连接性优势,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空间、要素和经济的联系能力。在空间上,可通过构建层次分明、有机联系、融入湾区的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加强城际交界地区的开发建设和互联互通,强化与湾区其他城市战略功能区、重大平台的联动能力,共同培育各具特色的空间增长极,为大湾区集聚要素资源、推进科技产业协同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活力创新轴、珠江高质量发展带的串联作用,在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中获得更多协同发展空间,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高度融合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生态。(李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