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求

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求助。毛主席苦思3小时,下达8字命令。众将一听都懵了,彭老总却直呼高明。 1951年,朝鲜战争打到了白热化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在三八线附近你来我往,拉锯战没完没了。那年4月,志愿军憋足了劲,发动了第五次战役,想一鼓作气突破三八线,把美军主力干掉。刚开打的时候,志愿军势头猛得不行,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像砍瓜切菜一样突破了美军防线。头几天,美军被打得节节后退,防线跟纸糊的似的,志愿军一口气往南推了200公里,战士们都觉得胜利就在眼前。 可打着打着,问题来了。志愿军推进太快,后勤跟不上,补给线拉得老长,粮食、弹药越来越少。部队全是步兵,没坦克没飞机,靠两条腿跑,能带的物资有限。更麻烦的是,美军那边换了个新指挥官,叫李奇微。这家伙跟前任麦克阿瑟不一样,不硬碰硬,玩起了“磁性战术”。啥叫磁性战术?就是假装撤退,像钓鱼一样把志愿军引进来,等你钻得够深了,再把口袋一扎,把你包圆。 志愿军没看透这招,一头扎进了金化、铁原一带,结果10万大军被美军团团围住。补给线被掐断,粮食没了,子弹也快打光了。美军有飞机坦克,火力猛得一批,志愿军拿啥跟人家拼?突围的话,得硬闯美军的钢铁防线,伤亡肯定惨重。 固守更不行,等着被一点点耗死。彭德怀在指挥所里急得团团转,开了好几场会,方案翻来覆去讨论,不是太冒险就是没啥用,愣是没个靠谱的办法。这时候,彭德怀心里清楚,靠自己怕是扛不住了。他果断给北京拍电报,向毛主席求助。电报没废话,直截了当:10万大军被围,补给全断,咋办?请指示。 电报到了毛主席手里,他没急着回话。点上一根烟,摊开地图,一个人琢磨了三个小时。烟抽了一根又一根,烟灰缸都装满了。他盯着地图,掂量着利弊,最后下笔写了八个字:“放弃救援,以攻代守。”命令发回前线,将领们听完都傻眼了。啥意思?不救被围的部队了?这不是把10万兄弟往死路上推吗?可彭德怀听完却拍了下桌子,说:“高明,太高明了!” 为啥彭德怀觉得高明?这八个字不是放弃,而是釜底抽薪的招数。毛主席算准了,直接救人风险太大,志愿军没重武器,硬闯只会死得更快。与其拼血本去解围,不如反过来打美军的软肋——后方补给线和指挥系统。美军要是后院起火,包围圈自然就松了。彭德怀立马调整部署,主力部队不再往包围圈里冲,而是掉头扑向美军的后方要地,像汉江渡口、补给站这些关键点。 志愿军化整为零,分成小股部队,晚上偷偷摸摸行动,专挑美军的补给线和后方据点下手。袭击、破坏、骚扰,搞得美军后方乱成一锅粥。李奇微本来稳稳当当等着收网,结果发现后方被捅了窟窿,补给送不进来,指挥也乱了套。他没办法,只好调兵回防,前线的包围圈压力一下子小了不少。 与此同时,被围的第九兵团也没坐以待毙。他们靠着山地地形,分散藏起来,白天躲在树林沟壑里,晚上出来找机会突围。主力在外边打,美军顾不上收紧口袋,志愿军就瞅准空子往外钻。可这时候,180师却出了大问题。他们的电台被炮火炸毁了,跟指挥部联系不上,压根没收到新命令。这支部队孤军奋战,在山里摸索着打,撞上了美军的侦察机和主力部队。美军火力全开,180师拼到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逃了出来。彭德怀知道这事后,半天没说话,心里跟堵了块石头似的。 主力这边,突袭战术总算起了作用。美军后方被搅得天翻地覆,战线拉不住了,包围圈破了个口。志愿军趁机一涌而出,李奇微想再合围已经来不及,只能边打边退。他原计划把志愿军一锅端,现在却啥也没捞着。第五次战役就这么收场了,志愿军脱了困,可代价也够大的。算不上赢,但也没输,硬是靠胆子和血撑下来的。 这场仗打完,李奇微在回忆录里提到:“毛泽东那八个字,把我们从主动推回了被动。”这话不是夸,是憋着气说的。志愿军没啥先进装备,全靠步兵的机动性和拼劲。补给断了,饿着肚子也得打。180师的惨剧,有人说是指挥没协调好,有人说是电台坏了害的,争来争去没个定论,只能说这场仗打得太苦,教训太疼。 第五次战役之后,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谁也没再往前迈一步。美军开始磨磨蹭蹭谈停战,气势也没那么足了。他们原以为能一战打服志愿军,结果发现这帮人压根不认输。毛主席的八字命令,不是教科书上的高大上理论,是战场上拿命换来的赌局。赢了,是翻盘;输了,就是全军覆没。彭德怀后来提起,说:“那时候我后面没路了,毛主席给我指了条活路。”这话糙,但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