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深夜道歉这波操作,可算是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住了! 5月7日晚,因为SU7 Ultra的“马力门”和“碳纤维前盖乌龙”事件,小米汽车不得不站出来回应。暂停推送排位模式,还给出2万积分作为补偿,这举动像极了考试失误的学霸,拿零食“贿赂”同桌帮忙保密。 不过这2万积分真能让车主们满意吗?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觉得小米至少愿意认错,比那些出问题就装聋作哑的车企强;也有人吐槽,这积分换算下来,可能就够换几双袜子,根本解决不了核心问题。 其实这次事件,暴露出的是新能源车行业的集体焦虑。现在家用车都在卷百公里加速,可普通车主平时也就是代代步,要那么强的性能真的有用吗?厂家一个劲宣传“性能怪兽”,但一旦遇到驾驶技术不过关的用户,误操作引发事故,责任又该怎么算? 有人提议给车企统一限速,也有人反对,觉得这就像因为菜刀锋利可能伤人,就限制生产一样不合理。其实更合理的办法,或许是建立法规,对车辆出厂最高时速进行限制,既保证安全,又不影响技术创新。 说到底,车企不能只想着靠“性能噱头”博眼球、卖高价,更要把用户安全和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希望小米这次能真正吸取教训,也期待整个行业能少些焦虑,多些踏实造车的诚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