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朱元璋想找理由杀了首富沈万三,指着猪蹄子问:“万三,这是什么菜?”沈万三当然知道

朱元璋想找理由杀了首富沈万三,指着猪蹄子问:“万三,这是什么菜?”沈万三当然知道他的用意,“猪”跟“朱”同音,真说出来岂不是找死?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一个绝妙回答,让自己逃过一劫!

南京城新修的聚宝门前,朱元璋盯着城墙上的砖缝看了半晌。这些严丝合缝的青砖上,不少都刻着"沈万三监造"的字样。皇帝的手指在砖面上重重划过,转头对身边的锦衣卫指挥使说:"去把那个姓沈的叫来,就说朕要请他吃顿饭。"

沈万三接到圣旨时正在苏州查账。这个五十多岁的江南首富,穿着最普通的棉布袍子,手指上还沾着算盘珠子磨出的老茧。他比谁都清楚,这次赴宴就是场鸿门宴。临行前特意嘱咐长子:"若我回不来,立刻变卖田产回周庄老家。"

宴席摆在新建的勤政殿。沈万三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面前摆着张矮几,上面除了一盘油光发亮的红烧蹄髈,连双筷子都没有。朱元璋穿着常服坐在龙椅上,像是聊家常般开口:"沈老板,听说你最会吃,说说看这道菜叫啥?"

满殿的太监侍卫都屏住了呼吸。沈万三盯着蹄髈上支棱着的猪脚趾,后脊梁的冷汗把中衣都浸透了。他当然知道这是道送命题——当今天子姓朱,这盘明晃晃的"猪蹄"要是说出口,明天秦淮河上就得漂着他的脑袋。

"回皇上,这是草民祖传的'万三蹄'。"沈万三的嗓子像被砂纸磨过,声音却还算平稳,"用陈年黄酒焖上六个时辰,最是补气养身。"他说着伸手撕下块颤巍巍的皮肉,当着皇帝的面塞进嘴里。油脂顺着指缝往下淌,倒显出几分市井商人的粗豪气。

朱元璋眯起眼睛。这个泥腿子出身的皇帝,最见不得文人酸腐气,反倒对沈万三这副作派有些受用。但他没打算轻易放过这个江南财神爷,接着问道:"听说你家的船队能通琉球?"

"托皇上洪福,草民的船最远到过占城。"沈万三咽下嘴里的肉,从袖中掏出本蓝皮账簿,"这是去年海贸的明细,正要呈给户部。"账簿扉页盖着户部大印,分明是早就备好的投名状。

这场试探持续了足足两个时辰。沈万三出宫时,怀里揣着御赐的"义商"金匾,后背的衣裳能拧出水来。他连夜乘船返回苏州,路上把跟了自己二十年的账房先生叫进船舱:"明日开始,所有田产商铺折价三成发卖。"

老账房急得直跺脚:"东家,这可是您半辈子心血!" "钱财是祸根。"沈万三望着黑沉沉的河面,"今日皇上问我船队能载多少兵,这是起了疑心了。"

这番对话过去不到三个月,朝廷的政令就下来了。洪武五年颁布的《市舶条例》,规定民间海船不得超过两百料,直接把沈家的远洋船队废了。沈万三倒像是早有准备,把十二艘大海船拆了当柴烧,火光映红了半个太仓港。

真正要命的打击在洪武六年春天。朝廷突然彻查江南土地兼并,沈家名下二十八万亩良田被指"巧取豪夺"。沈万三跪在府衙大堂上,看着衙役往地契上盖作废的红印,反倒松了口气——这些田产本就是他主动抛售的。

可朱元璋的杀招还在后头。洪武八年,蓝玉案东窗事发,锦衣卫从将军府搜出本账册,上面赫然列着沈家捐给边军的五千石粮草。这次没等沈万三辩解,圣旨直接判了他个"私通边将",全家发配云南。

押解出城那日,南京百姓挤满了街道。有人朝囚车扔烂菜叶,骂他是吸血的奸商;也有受过接济的穷苦人偷偷抹眼泪。沈万三戴着二十斤重的木枷,突然想起三十年前那个暴雨夜——他带着第一船丝绸闯过长江险滩时,也是这样湿漉漉的天气。

在云南边陲的蒙自县城,五十八岁的沈万三开了间小茶铺。他用卖茶的钱买了三十亩山地,雇当地彝人种上普洱茶树。每逢赶集日,总能看到这个精瘦的老头蹲在茶摊前,操着生硬的彝话跟人讨价还价。有中原来的客商认出他,惊讶这曾经的江南首富竟能咽得下粗茶淡饭。

沈万三死的时候很平静。那天他照常给茶树上完肥,回来喝了碗苦荞粥,躺下就再没起来。彝人按他们的习俗把他葬在茶山高处,坟头朝着东北方向——那是江南老家的方位。后来有风水先生说,那处山坡形似聚宝盆,倒是应了沈万三"活财神"的名号。

二十年后,朱棣起兵靖难。南京城破时,当年沈万三监造的聚宝门被炮火轰塌了半边。守城的士兵发现,那些刻着"沈万三监造"的墙砖,竟比别处的结实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