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时评:中老铁路动能强,黄金动脉焕发新活力

作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黄金通道”,中老铁路在2025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5月5日单日发送旅客9.1万人次、货运卸车650车,双双刷新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不仅彰显了铁路运输的强劲动能,更折射出区域经济深度融合与跨境合作的新图景。

运能升级,动态调配破解高峰压力。面对“五一”假期的客流高峰,中老铁路通过精细化运力管理实现高效疏解。国铁昆明局采用“一日一图”动态调整策略,通过动车组重联、列车套跑等方式挖掘运输潜能,单日最高开行旅客列车达536列,其中动车组重联187列,临时加开列车103列,大幅提升运力供给。针对墨江、西双版纳等热门站点,铁路部门优化站内流线设计,增设重点旅客服务专区和无障碍设施,并强化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确保旅客“快进快出”。灵活高效的运力配置,既保障了旅客出行体验,也为后续常态化应对大客流提供了范本。

服务提质,跨境便利激活文旅融合。中老铁路的服务创新,为跨境旅游与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节日期间,墨江站以“丝路•石榴红”服务品牌为核心,推出双语引导、民族服饰展示等特色服务,助力当地“双胞胎节”与“太阳节”的文旅融合,单日到发旅客首破万人大关。跨境运输方面,磨憨口岸通过“绿色通道”“提前申报”等通关便利措施,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5小时以内,旅客通关效率提升至平均10秒人。国际旅客列车开行频次增加后,跨境游热度持续攀升,“五一”期间进出境旅客达4067人次,同比激增101%,一条“快旅快货”的跨国走廊正加速成型。

经济赋能,物流网络撬动区域发展。货运量的突破性增长,凸显中老铁路对区域产业链的支撑作用。4月底至5月初,万象南站水果运输量超2万吨,日均运输量达2000吨,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通过冷链专列3至5天即可抵达中国,较传统运输方式效率提升50%以上。铁路运输的时效性与低损耗率,不仅保障了农产品品质,还带动万象南站周边物流产业集聚,仓储、配送等配套服务快速完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此外,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覆盖3000余种商品,并探索“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联运模式,将东南亚至欧洲的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为区域贸易开辟了新路径。

中老铁路的“五一”成绩单,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从客流高峰的从容应对,到跨境服务的创新升级,再到物流网络的纵深拓展,这条钢铁动脉正以“硬联通”促进“软联通”,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贸、文化、民生等领域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