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江姐留下遗言:“愿吾儿彭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但彭云却定居美

1949年,江姐留下遗言:“愿吾儿彭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但彭云却定居美国。面对质疑,他这样表示:自己在美国从事的是理论研究工作,目前还未出成果,回国也不能作出贡献,还承诺母亲的遗愿只完成了一半。

江竹筠,于1920年农历八月二十日生于四川自贡。

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

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

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

1939年,江竹筠考入中国公学附属中学读高中。她班上有个叫戴克宇的女同学,是地下党员,她经常带些进步书刊给江竹筠阅读。

在读书的过程中,江竹筠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下决心要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

同年,在戴克宇的介绍下,江竹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4月,党组织派23岁的江竹筠以假夫妻的身份,配合地下党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通信联络。

但对从来没有恋爱经历的江竹筠来说,这“假”夫妻让她内心仍然极其不易接受:以后让我怎么再找对象呢?假如时间一长,我真的爱上了彭委员又怎么办呢?他可是个有家室的人哪!

但是最终,她还是毅然地接受了这份特殊任务。

就这样,两个人以夫妻的名义并肩作战。

1945年,经组织批准,彭咏梧和江竹筠结为真夫妇。

1946年,江竹筠要分娩了。

为了以后全身心的投入革命工作,手术前,她请求医生将剖腹手术和绝育手术同时做。

半个月后,彭咏梧才得知妻子做了绝育手术,他虽难过,却能理解江竹筠的这一决定。

当时孩子还未取名,彭咏梧想了想,说:“孩子是云阳人,又出生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就叫彭云吧!”

1947年秋,中共川东临委决定由川东临委委员彭咏梧去下川东地区,江竹筠一同前往协助工作,担任川东临委与下川东地工委的联络员。夫妇俩愉快地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这样一来,儿子彭云却没人照顾了,夫妻俩思来想去,决定把儿子交给彭咏梧的原配妻子谭正伦照顾。

谭正伦个深明大义,能顾全大局,不计个人恩怨的人, 得到这样的嘱托,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1948年1月,彭咏梧为掩护队友被杀。

6月14日,江竹筠被叛徒出卖不幸被军统的人抓住,军统为了从她嘴里获取对他们有利的情报,老虎凳、竹签、电刑、到此的钢鞭等等刑具都用上了,可她誓死不屈,一个字都没吐露。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牺牲。

牺牲前,她曾经在渣滓洞狱中给亲友写过一封“托孤信”,托友人谭竹安(谭正伦的弟弟)代为照顾独子彭云,并留下最后之遗愿:

盼(谭竹安)教(彭云)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谭正伦为了江姐唯一的血脉活下去将他视为己出,她的亲生儿子有什么,彭云就有什么,彭云叫她“谭妈妈”。

作为江姐的孩子,彭云的成长道路上始终笼罩着一层光环。

谭正伦担心彭云心生骄纵,常常教导他:“你的妈妈是个伟大的革命战士,你一定要记住她的遗愿,谦逊低调,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努力读书!”

彭云很争气,他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高考时作为四川省理科状元顺利考进了当时比清华北大还难考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来还考上了我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的留学生。

在美国,彭云先后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还在美国马里兰州州立大学做过访问教授。

1987年,彭云回国,进入中科院对口专业研究所进行研发工作。后来,因为一个契机,彭云受邀再度前往美国,从此就在美国定居下来。在美国,彭云成为了马里兰州立大学巴尔的摩分校计算机专业终身教授。

在儿子高二那年,彭云将他也接到了美国生活。

此后的时间里,彭云一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全家人也一起定居在美国。不过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烈士父母,只要时间允许,他一定会回家祭祖,探望家中其他亲人。

后来,彭云公费留美不归的事传到了网上,许多网友对此表示不解。其中一部分人认为:他的行为违背了母亲的遗愿,对不起烈士之子的身份。

针对这种言论,彭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美国从事的是理论研究工作,目前还未出成果,回国也不能作出贡献。

当彭云被问及是否完成了江姐让他“为新中国效力”这个遗愿时,他回答:母亲的遗愿我只做到了一半。

不过,彭云最终没有能够像母亲所托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祖国的建设征途之中。

值得庆幸的是,彭云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在彭云的后代于国外完成高等学业之后,彭云便督促其迅速返回国内,像母亲所言一样,将建设祖国定位自己的终身使命。

有人认为,彭云辜负了母亲曾经的期待,没有为祖国做贡献,不过也有人认为,彭云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了一个相对明智的选择,客观来说,我们应该理解彭云的处境,尊重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