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范绍增,出钱供姨太太读书,可姨太太却喜欢校长王世钧。范绍增一气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范绍增,出钱供姨太太读书,可姨太太却喜欢校长王世钧。范绍增一气之下,抓了两人。之后王瓒绪和陈兰亭请求他饶命。没想到范绍增最终的做法让人对他拍手称赞。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里,要说打仗,很难说谁更能打,要论起娶姨太太,除了喜欢小清新、活过90岁的杨森以外,就要数有名的“哈儿师长”范绍增了。

范绍增,字海廷,外号“范哈儿”或“樊哈儿”(四川话即傻儿),他的故事曾被拍成了电视剧《哈儿将军》。

在那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头,范绍增无疑是地方实力派。他在战场上作战颇为勇敢,在情场上更是春风得意,喜欢把中意的女子收为己有,短短几年下来,他的姨太太就有了40位之多。

不过,范绍增风流而不下流,对姨太太们很讲感情,不像军阀张宗昌、杨森之流经常强暴良家女子,且不把姨太太们当人看。

范绍增是个性情中人,他对姨太太们很讲义气,重感情。

1933年,他的姨太太中有个叫紫菊的,读书时(具体落实范绍增提高妻妾文化素养的精神)喜欢上了校长王世均,两人演绎了一场师生恋。

范绍增知道后,一气之下把二人抓了起来。

眼看大祸临头了,这时,两位亲家王瓒绪、陈兰亭求范绍增饶他俩一命。

看着眼前的老人,范绍增的心一下就软了,紫菊毕竟同自己有夫妻缘分,一夜夫妻百日恩。左思右想后,他最后决定把人情做到底。于是他当众宣布:一、收紫菊做干女儿,王世均做干儿子;二、备办几桌酒席,为二人道喜;三、送紫菊大洋5000,作嫁妆费。

王瓒绪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范哈公,你搞得漂亮!搞得漂亮!”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范绍增会用这样的方法处理如此棘手的事情,后来这件事传开后,大家都称道:“范师长讲情义。”

范绍增姨太太很多,为了讨姨太太们的欢心,他斥巨资在今重庆大礼堂对面的民国路,修建了占地面积可观的公馆——范庄。

在范庄,每位姨太太都有自己的住所,他在公务之余,想找哪位姨太太都行。

管理这么多姨太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范绍增在这方面却很有一套。

他在范庄内专设了总管事、管事几人,其下配汽车司机、弁兵、花匠、跑街的、打杂的、中厨、西厨和饲养员等,工作人员总数不下百十人,专门服务几十位太太的生活。

范绍增颇能与时俱进,他为了让姨太太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专程从上海聘来一帮教师,培养妻妾们学习西方文化。

太太们开始西化,尤其是年轻貌美、文化较高的赵蕴华、何蜀熙,以后成了重庆上流社会的两朵交际花,对范绍增以后的飞黄腾达帮助很大。

范绍增不只是对姨太太们好,在抗战中,范绍增还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前动员会上,他对官兵们讲:过去打内战,都是害老百姓。这回抵抗日本侵略,我就是倾家荡产,拼命也要同你们在一起,把日本人赶跑。

1939年,范绍增任第八十八军军长的范绍增率部出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敌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绍增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

1942年5月28日,范绍增率部击毙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酒井师团长被炸身亡,在日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因为在日本陆军历史上,“在职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第一个”。5月29日,范绍增率八十八军又击伤日军四十师团的少将旅团长河野,连创两大辉煌战绩。

1950年初整编后,范绍增被任命为第五十军高参兼第一四八师副师长。

那时候军部住湖北沙市聚兴诚银行时,范绍增喜欢拉着几位戏迷看京剧,一次看剧,范绍增落座后,突然一帮花枝招展的女人一涌而上,争先恐后地喊他“爸爸”。

遇到这种场面,范绍增就要喊来随从,掏出一卷卷银圆掰开,一人塞一把。

新中国成立后,范绍增明白自己妻妾成群的好日子到头了,他思来想去,尽管百般不舍,也必须分了家产遣散妻妾,只留了一个原配夫人,因为目前这种一夫多妻的形式,已经违反了新中国的法律。

后来他也得到了国家的重用,成为了河南省体委主任,现在的郑州体育场就是他当年主持修建的。

1977年范绍增于郑州去世,此时他已经是83岁,而谁都没想到,生前风光无限的情场高手的英雄,居然去世后,却因为子女太多,导致自身迟迟无法入葬。

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便孩子们不停地争来争去,最终也没能争出来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无奈之下,范家人只好先将范绍增骨灰存放在了范绍增的长子家中,直到2021年才被埋在重庆。

经历过一生的风雨浮沉后,范绍增老前辈溘然长逝,虽在小节上有失,但在家国大义面前,范绍增最终却坚定地站在了正义的一边,为我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