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方的百般请求,中方终于同意会面。但想跟中方签署关税协议,却绝没有那么简单。要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回归正轨,特朗普政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那么,此次中美高层会面,释放了什么信号?这对两国经贸关系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一个月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向中方发出了要么撤销反制,要么中断中美关税谈判的威胁;一个月后的5月7日,中方依旧没在关税问题上妥协让步,不过,面对美方的“百般请求”,中方给了美方一个面对面对话的机会。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近期不断的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中方进行认真评估后,,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出访瑞士,并在访问期间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作为“对等关税”政策颁布以来,唯一一个坚决抵制关税霸凌,强势还击美国关税政策的国家,过去一个月时间里,中国一直扮演着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全球市场平稳运行的“领头羊”角色。面对美方发出的威胁或示好的声音,中方也始终保持冷静克制,并未在关税问题上作出妥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方选择在此时同意与美方举行会谈?
从白宫高层近期的表态来看,美方虽然没有下调对华关税,但特朗普政府先是暂缓了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高度依赖中国产业链的电子产品征税,之后又放弃了对中美领导人通话的“执著”,转而放低姿态,一边承认中美关税谈判尚未起步,另一边主动谈及降低关税的可能性。这些举动为中美关税谈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让中方看到了改善双边经贸合作现状的希望。 从会谈地点的选择来看,中美关税谈判也不像已经进行了两轮的美日谈判那样,将会谈地点选在美国,让特朗普有机会下场“盛气凌人”。而是通过瑞士这个中立国发出邀请,让中美双方有机会平等对话。这种情况下,获得了足够尊重的中方,自然愿意与美方展开对话。 总的来说,中方愿意在关税谈判问题上松口,是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之后,认为是时候结束这场关税闹剧。毕竟中方一直都是不愿意打贸易战、关税战的一方,以强势姿态对美国发起回击,也是出于保障国家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的考虑。
只不过,愿意跟美方经贸高层举行会谈是一回事,并不代表中美一定会达成贸易协议。正如我商务部发言人所说,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如果美方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拿出谈的诚意,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 从当前形势来看,美方在缓和双边紧张氛围,推动两国各层级经贸对话上的“诚意”,中方并不怀疑。中方担心的是美方继续抱着下调关税,但拒绝零关税的立场跟中方谈判,因为这种坚持在双边经贸合作中“占便宜”的想法,是有悖于贸易公平原则的。
中方希望美方明白,要让半导体、药品、钢铁等战略展业的生产环节回流到美国本土,应该做的不是对其他国家征税,而是为相关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与国际各界一道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借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完成生产环节的布局调整。中方相信,要将这次中美经贸负责人对话作为双边关税磋商的第一步,特朗普政府还需要拿出更多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