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25年,徐志摩跟张幼仪去旅行,这让张幼仪十分不解。等入住酒店时徐只要了一个房

1925年,徐志摩跟张幼仪去旅行,这让张幼仪十分不解。等入住酒店时徐只要了一个房间,她顿时生气说:“都离了,还睡一屋干嘛!”得知徐陪她旅行的原因,张幼仪冷笑:“活该!他人的妻子你也敢动!”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可就在三年前,他们已经离了,自此之后再没联系过。

在这三年里,张幼仪独自带着小儿子在德国生活,一边上学读书,一边带娃。

幸好徐志摩的父母每月会寄来生活费,还有一个叫朵拉的朋友一起帮忙照顾儿子,才让张幼仪在异国的生活不至于太狼狈。

而徐志摩回国以后,可谓意气风发。他终于得偿所愿,摆脱了封建婚姻,做了中国“离 婚第 一人”。

虽然林徽因拒绝了他,可是凭借出众的文采,他当上了《晨报》的主编,还出版了一本诗集,生活还算顺遂。

那他为什么又突然跑去找张幼仪一起旅行,还提出睡同一个房间呢,难道后悔了想复合?

这事,还得从小彼得,也就是他们的第 二个儿子出生后说起。

当年张幼仪刚生下孩子,还在医院里,徐志摩就带着离 婚协议书逼张幼仪签字。

孩子因为在德国出生,张幼仪便给他取名“德生”,英文名彼得。

对于这个刚出世的儿子,徐志摩只看了两眼,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没想到这也是徐志摩唯 一一次见儿子。

小彼得不满一岁时得了一种怪病,刚开始时只是腹泻,之后伴随着呼吸困难,到后来常常肚子疼得吃不下任何东西。

张幼仪带着他到处检查,蕞终检查出小彼得的肚子里有一条寄生虫,就在肠子和皮肤的中间。

按照当时的医疗技术,只有瑞士的医院才能取出来,但费用也很昂贵。

张幼仪当时没有任何收入,她写信向公婆求助,可是公婆回信说,这么贵的费用他们也负担不起。

蕞终,小彼得在痛苦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三岁生日还不到一个月。

张幼仪有多伤心,可想而知,可她还要独自料理了小彼得的后事。

在小彼得火化一周后,徐志摩突然出现在张幼仪眼前,还抱着小彼得的骨灰流下了眼泪,这让张幼仪有点意外。

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徐志摩接下来还提出跟她一起去意大利旅游散心,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个女性朋友。

根据自己对徐志摩的了解,张幼仪感觉他这一系列反常的背后,肯定藏着什么事情。

在旅游期间,徐志摩大多一个人独自外出观光,张幼仪则跟同行的女性朋友呆在一起的多。

偶尔徐志摩也会陪她喝喝咖啡,或者看一场歌剧,听上一场音乐会。

但是没想到有次去到一个地方时,徐志摩居然提出他们睡一个房间,这个张幼仪就接受不了了。

既然离了就要清清楚楚,免得遭人闲话,这也是张幼仪的底线。

而且张幼仪还发现,整个旅程,徐志摩蕞关心的,是每天早上国内的来信,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种忐忑不安的状态,跟上一次他爱上林徽因的那段日子,简直一模一样。

果然,这背后的原因很快就揭晓了。

原来徐志摩这次来找她,名义上是陪她“疗伤”,实则是为了“避难”。

在国内,有人扬言要追杀徐志摩,因为他勾搭上人家老婆了。

这个人,就是哈尔滨警 察厅厅长王赓。

王赓跟徐志摩曾是好朋友,他被调去哈尔滨工作前,把自己的娇 妻,独自留在北京的陆小曼托付给徐志摩。

没想到徐志摩居然对陆小曼“照顾”过头,俩人好上了,这叫王赓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所以徐志摩才借着参加小儿子的丧礼为由,躲到国外避避风头。

这一避就避了快五个月,也是徐志摩和张幼仪单独相处得蕞久的一段时间,可是张幼仪对他已经没有任何幻想了,他们之间,顶多就是普通朋友的关系。

当胡适再一次来信,告诉徐志摩,北京安 全了,王赓同意离 婚,追杀令也解除了,徐志摩便迫不及待地飞回国内了。

而张幼仪也带着小儿子的骨灰,离开柏林搬到汉堡,继续她的学业。

张幼仪的大儿子多年后曾说:母亲没有恨过任何人。

离 婚对于张幼仪来说,是一场逆袭之旅,而对于徐志摩来说,却是一条不归路。

多年后张幼仪学成归国,事业也越做越好。

反观徐志摩,因为要供养陆小曼奢靡的生活,有段时间还要张幼仪接济,后来为了节省机票,还意外英年早逝。

正所谓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徐志摩一生追求浪漫的感情,做事情不理后果,张幼仪却自始自终都脚踏实地,有自己的底线。

特别是离开徐志摩后,她坚定地做回自己,不再受徐志摩的影响。

徐家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而张幼仪在两位老人家去世时,也以徐家义女的身份,帮忙料理后事。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评论列表

李雅哲
李雅哲 2
2025-05-10 10:26
如果不和她离婚,估计命运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