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历史老照片:1945年9月底,一支1800余人的八路军队伍渡过渤海,在辽宁兴城钓

历史老照片:1945年9月底,一支1800余人的八路军队伍渡过渤海,在辽宁兴城钓鱼台登上陆地,集结完毕,彭景文等三个战友以一个巨大的高粱秆垛,作为背景留影。 1945年,抗日战争一鼓作气赢了,咱们中国算是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曙光。不过呢,东北那地界儿,被小鬼子糟蹋了十四年,还是一副破破烂烂的样子。鲁迅先生有句话,说得挺到位:“希望得有个依托,有地儿落脚,它才能站稳脚跟。”就在这历史大变脸的时候,一支浩浩荡荡1800多人的八路军队伍,从山东漂洋过海到渤海,再哐当哐当地踩上了辽宁兴城的土地,算是给东北解放吹了个开场哨。 那时候,正好是秋天,风刮得跟刀似的。彭景文、欧运清和李欣这哥仨,在高粱地里找了堆高粱秆儿,咔嚓来了一张合影。别看这照片普通,可大了去了。彭景文,站右边的那位,以前给张学良当过营长,年轻时候就加入了军队,经历了不少战火硝烟。西安事变时,他力挺张学良,后来还加入了八路军,成了共产党的铁杆粉丝。欧运清,站左边的,湖南汉子,红军里的老干部,长征路上硬是把自个儿练成了铁打的。中间的李欣,福建的书生,原本拿笔杆子的,为了救国,干脆扔了笔,扛起了枪。他们背后那堆高粱秆儿,不光是东北那片肥沃土地的缩影,还藏着老百姓们对家园的那份舍不得和盼头儿。渡海前,战士们瞅见那无边无际的大海,管它叫“大洋泡儿”。等他们一鼓作气跳上渔船,顶着浪头往对岸飙的时候,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全是为了解放东北,热得跟火炉似的。有的船儿跟海浪斗智斗勇了四天四宿,愣是没一个人打退堂鼓。到了9月底,这支浩浩荡荡1800多号人的大军,全脚踏实地站在了辽宁兴城钓鱼台的地盘上。就在这当口儿,宣传干事周谷性眼疾手快,“咔嚓”一声,把这珍贵的一刻给拍了下来——仨战友跟高粱堆混一块儿,那姿势,就像是在喊:“咱们凯旋啦!” 这张照片不光是把三位兄弟的笑脸给留住了,还深深烙印了一个时代的影子。它说明了一个理儿,不管风雨怎么撒欢儿,只要心中有光,早晚能迎来晴天大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