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毛泽东于1936年初冬拍下的一张照片,当时他年43岁。这一年的毛泽东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依旧是如何救国救民,在这之前一年,即1935年年底,毛泽东所率的红军就已经开始与日军直接作战了,而此时,全面抗战还未开始。 就在当年3月,毛泽东和彭德怀联名发布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主张停止一切内战,号召爱国志士与红军联合一致抗日。当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毛泽东等努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这年的毛泽东第一次坐船横渡了黄河,渡河的过程中,他一直苦思的依旧是救国救民之法。渡河时,毛泽东还一边听着船工们喊出的号子,一边道:“看,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也正是在此间,毛泽东满怀激情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写下这首词时的毛泽东虽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救国救民之法,但他的天性乐观、开朗,仍让他在国家满目疮痍之际豪情万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这张抓拍照,将他当时的心境、乃至当时的中国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具体请看分析—— 照片中的毛泽东一脸严肃、空着两手,站在黄土地,背靠光秃秃的山岭,身后有一棵没有一点绿意的树,身后唯一的“活物”是一只公鸡。 那光秃秃的山岭,可不就象征着面临日本侵略时满目疮痍的中国吗,那棵没有绿意的树,可不就象征着当时面临层层围剿而顽强挺立着的红军吗。 雄鸡指代的是:日出东方破万晓,雄鸡一唱天下白,预示着眼前国家虽然正经历黑暗,但光明终究会来临;毛泽东空空的两手,寓意着白手开创之艰难、抗战之艰辛;而他挺立的脊梁,则代表着面对日本侵华时,中国人民的誓死不屈…… 这张照片被拍下的1936年,苦思之下仍未找到救国救民之法的毛泽东心里有忧愁,他的忧愁在紧锁的眉宇间。 但诚如这张照片里呈现出的寓意那般,一切都将被找到解法。 就在这张照片被拍下一年多后,即1938年,毛泽东就写出了《论持久战》,这本著作为中国的抗战指明了方向,它无异于报晓的雄鸡,划破了黑暗,带来了革命胜利的曙光。 90年后,重看这张照片,我看到了一个真相:“所谓天选之人,实际是心里装着国家和人民、肩上扛着国家和人民的人!” 你们看到这张照片有何感想?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