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一直认为“增程”和“插混”只是一套改名的技术,直到五一高速1000公里,我开的

我一直认为“增程”和“插混”只是一套改名的技术,直到五一高速1000公里,我开的增程车,朋友开的插混,路线相同,车重相似,尺寸相同,结果完全不同——油耗、驾驶体验甚至续航状态,才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两个看似“相似”的混合动力方案。 在这篇文章中,我不想复制这些产品手册的技术定义,但结合我和我周围许多车主的真实感受,告诉你它们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真的不是一个“混合动力”可以总结。 谁在开车?技术结构决定了体验的根本差异 假如你对汽车不太了解,这一点可能会被忽略:增程和插混的驱动逻辑完全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高速公路上,我的增程车油耗接近9升,而我朋友的插混只有5点多升。我一路看着仪表盘掉下来,心里在滴血。 第二,谁更安静,谁更凶?体验完全不同 我承认扩展范围最大的优势是安静。由于它是由电机驱动的,扩展器被分隔在发动机舱里,即使它工作,声音也很轻微。当城市开放时,纯电的平稳和安静真的令人上瘾。 但在高速公路上,我开始羡慕插入式混合动力车。朋友的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在加速超车时,发动机,电机一起,背部感觉直接拉满。在我这边,虽然也可以加速,但都依赖于电机拉,到后期明显疲劳,特别是当电量较低时,功率衰减特别明显。 插混的“并联”优势在高速公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增程更像是城市通勤的理想选择。 三、谁跑得远?谁更适应复杂的场景? 说到电池寿命,我不得不说:扩展电池真的很大,纯电池寿命基本上超过200公里。如果你通常是城市通勤,每天充电,油根本不能使用,这真的很方便。 但是如果你想跑很远的路,插入混合物是一个更稳定的选择。虽然朋友的插入混合器电池不大,纯电能跑100公里,但是断电后可以直接驱动发动机跑7800公里,中间加油继续上路,不慌不忙。而且我开了一个增程,电快的时候总想着下次充电,就算还能靠油跑,也没有那种“无忧无虑”。 因此,我现在对增程和插混的理解特别清楚:一个更像是“强化版纯电”,另一个更像是“油电都能打万金油”。 四、价格、维护、选择:实际因素也很关键 在维护和结构方面,扩展范围确实相对简单。毕竟,发动机只发电,对磨损和维护的需求很低。我理想的是,维护成本比朋友的插入式混合动力低近20%。但问题是——选择少,价格高。市场上大多数可以购买的扩展车辆都集中在30万辆以上,基本上都是SUV。 插混,几乎所有的价格段都能找到合适的车,从10万出头的比亚迪秦、吉利银河L6到560万宝马X5插混,甚至豪华品牌都在全力推广。如果你的预算有限,插混显然更容易落地。 写在最后:技术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怎么用车。 经过这次高速体验,我彻底打消了对“增程=插混”的误解。它们的技术逻辑、使用体验甚至长途策略完全不同,根本不能一概而论。 没有完美的技术,只有匹配的场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两种方案将在2025年后继续优化。扩展范围开始追求更高的热效率,插入式混合动力也在升级多模驱动策略。对于我们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不必太担心技术本身。关键是找出我们想要的汽车场景,然后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如果你也在考虑买混动车,我的经历可能会帮助你避免走弯路。

评论列表

520室内装修
520室内装修 3
2025-05-08 22:42
[赞][赞][赞]
扬帆
扬帆 2
2025-05-09 02:36
我已经考虑换车时,考虑哈弗枭龙二代了。标配Hi4四驱,唯一缺点就是不带T!
梦飞
梦飞 2
2025-05-09 05:55
7800公里小编梦游了吧
zgclsf
zgclsf 1
2025-05-09 04:50
理想卖的好,不是没有理由的,L8跑高速油耗,只不过是6个多,你胡说个啥呢!刚跑完长途实测。并且理想在120km以下速度跑,发动机是无感的,和纯电没什么区别,不去看仪表,分不出动和不动。
峤高峰
峤高峰 1
2025-05-09 05:20
我质疑你是否开过增程混动,哪来的有9个油耗?我的是长安S07,3月份到江西跑了1500km的高速, 采用的是高速模式,保电是30%。满载5个人。当电量低于30%的时候,发动机直接介入给电池充电。在高速上要急加速的时候,发电机也会介入给电池充电。动力还是随叫随到,长期保持110~120,全程下来开空调,油耗也只在6过一点点,比他的标称要高一点点。怎么会9?动力也没你说的那么拉胯呀。你这种黑法难以理解。
自由飞翔
自由飞翔
2025-05-09 06:11
纯电跑100断电后能跑7800公里不用加油??什么车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