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史》,聊历史(114)开元盛世 在唐朝历史上,“政变”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太宗李世民和玄宗李隆基的“玄武门之变”,只要有权有势再加上点野心,随时都会有更多政变发生,李隆基作为政变老手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因此,他刚一上台就搞了一把“飞鸟尽、良弓藏”,将昔日的政变功臣贬黜殆尽。 在开元初期,李隆基的表现可谓完美,非常符合明君的标准,譬如开源节流、厉行节约,重用姚崇、宋璟等能臣改革吏治,整肃贪污。在李隆基的治理下,唐朝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增长的全盛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大多君王在开国时期往往能够做到勤政爱民,严于律己,而到了盛世阶段就开始贪图享乐,骄矜自傲。譬如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甚至连千古一帝李世民都险些晚节不保。 常言说:饱暖思淫欲,常人如此,帝王也不例外。李隆基从一个庶出皇子做到了君临天下,能力毋容置疑,他在位近半个世纪,前半程无可指责,可到了中晚年就大相径庭了,后半程的李隆基逐渐变得奢靡和昏庸,整日沉湎于酒色,除了皇帝废政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影响了大唐的走向,他就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宦官,高力士。 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高力士就追随他左右,深得唐玄宗信任,作为皇帝跟前的红人,高力士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引得一些趋炎附势之人追捧,其中就有权臣李林甫,李林甫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爬到了宰相的位置,少不了高力士的穿针引线。 李林甫上台不久就干了两件伤天害理之事,一是挤兑走了名相张九龄,二是怂恿李隆基在一天之内杀掉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起因是这仨儿子背后抱怨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李林甫为讨好武惠妃,在背后煽风点火,昏聩的唐玄宗听信谗言,残忍地向儿子们举起了屠刀。 武惠妃坏事做的太多,噩梦频发,最终在恐惧中死去。李隆基深受打击,为了宣泄郁闷和压抑,变得越发放纵和荒淫,就在唐玄宗寂寞空虚冷的时候,一贯擅于替主子分忧的高力士出手了,他向唐玄宗推荐了一位绝色佳人,她就是白居易笔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千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 在高力士的安排下,二十出头的杨玉环和年近花甲的唐玄宗在华清宫见面了,这个年迈的老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杨玉环。尴尬的是,杨玉环此时的身份是皇子李瑁的老婆,也就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但这些都不是事,爱情的力量无可阻挡,身份不合适就换一个身份。 唐玄宗玩了一把“暗度陈仓”,他让杨玉环先出家为尼,然后再还俗,再然后就成了自己的贵妃了。 杨玉环乌鸡变凤凰,杨氏一门也跟着“鸡犬升天”,沉醉在爱河里的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超过了世上所有的女人,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杨贵妃爱吃荔枝的故事人尽皆知,唐玄宗不远千里为她运送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见杨贵妃的地位是多么尊宠。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在前朝大肆剪除异己,独揽朝纲,“老色批”唐玄宗整日沉迷在后宫的温柔乡里,大唐的衰败已经在所难免,而最终将盛世王朝推向深渊的,正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干儿子,“混血胡人”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