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程潜劝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起义,张镇说:“你也知道,过去戴笠和陈诚多次想把我打下来,都是校长保住了我,现在,校长要走,我也只有跟着他去跳海了” (参考资料:“有特殊贡献的朋友”——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的一生 2018-11-19 10:12:08 来源: 抗日战争纪念网) 在风云变幻的1949年,解放战争的局势已然明朗,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就在这关键的历史节点,一场决定个人命运与历史走向的对话悄然上演。 彼时,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率部撤退途中回到湖南老家,湖南省主席程潜亲自前来拜会,话里话外暗示他留下参加湖南的和平解放,可张镇却斩钉截铁地回应蒋校长要是失败了我跟着他跳海。这话一出,瞬间让程潜明白多说无益。 那么,张镇为何对蒋介石如此死心塌地?他又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呢?今天,咱们就来深挖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张镇于1899年出生在湖南常德的一个大地主家庭,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在家乡完成私塾和高小的学业后,他凭借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二中学,成为当地第一个走出丁家港的人。 那时的中国,军阀混战,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年轻的张镇心怀救国救民的壮志豪情,在校期间就撰写了不少纵论古今英雄人物、探讨治国统兵之道的文章,那股“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豪迈气势令人惊叹。然而,他的这些举动却不被授课老师和学校董事认可,还常常被批评“不务正业”,这让张镇心里很是郁闷。 1924年,国共首次合作,大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张镇看到了希望,毅然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他顺利考取步兵科,毕业后在政治部编纂股担任少尉编纂员,也正是在这期间,他结识了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 周恩来对张镇的才华十分欣赏,有意栽培他,不仅常让他处理棘手工作,还带他参加高级会议,向他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甚至积极引荐他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可到了苏联后,张镇却站在了托洛茨基阵营,这让斯大林当局难以容忍,没过多久他就被勒令回国。 回国后的张镇四处寻找蒋介石,当时蒋介石因争权失利下野,直到1928年初重新出山。张镇以黄埔一期学生的身份谒见蒋介石,被授予中校军衔,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侍从副官。他可不仅仅满足于端茶倒水、传递文件这些勤务工作,还积极为战事建言献策,蒋介石对他的建议十分满意,夸赞“甚合吾意” 。 1932年,国民党宪兵司令部成立,张镇向蒋介石建言宪兵部队应由最高统帅直接统领,并提出“用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的观点,蒋介石大为赞赏,破格将他提拔为宪兵特务团少将团长。 张镇到任后,立刻着手整备部队,短短几个月就把特务团打造成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铁腕执法队伍。1937年抗战爆发,宪兵开赴前线,张镇在淞沪会战中表现英勇。当时守军死伤大半,他率部拼死挡住日军,换防时日军突袭,他又身先士卒杀回战场,成功击退日军,巩固了防线。 这场战役让张镇声名远扬,但特务团也伤亡惨重,蒋介石特意叮嘱他非到万不得已,不要再参与一线战斗,足见张镇及其部队在蒋介石心中的重要地位。 后来,张镇在国民党内部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国民党宪兵司令一职空缺时,蒋介石本有意提拔张镇,却因谷正伦推荐了反共坚决的贺国光,蒋介石最终选择了贺国光。贺国光上任后,宪兵部队问题不断,蒋介石只好将他调离,让张镇接任宪兵司令,并授予中将军衔。 在国民党内部,张镇还和军统局局长戴笠展开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暗斗。戴笠领导的军统特务无孔不入,行事手段让张镇极为不满,张镇常常讥讽他们“就会使些上不了台面的下三烂手段”。张镇发现军统特务参与走私毒品和黄金后,坚决执行军法,多次坏了戴笠的好事。戴笠向蒋介石告状,蒋介石虽出面调解,但两人的暗斗依旧持续,不过都有所克制,毕竟不敢在蒋介石面前闹得太难看。 张镇人生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在重庆谈判期间对毛泽东的保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毛泽东抵达重庆后,国民党内部一些人企图对他不利,蒋介石虽表面阻拦,但也难以完全控制局面。关键时刻,蒋介石命张镇从宪兵部队特务团抽调人员组成警卫班,负责中共代表团的警卫工作。张镇丝毫不敢懈怠,不仅安排心腹蔡隆仁对毛泽东进行特别保卫,还亲自布置警戒,护送毛泽东回寓所。 张镇虽身为国民党高官,却和绘画大师齐白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6年,两人在南京的一次聚会上相遇,同为湖南人的他们相谈甚欢。当时齐白石为生计所迫,张镇慷慨资助,齐白石也回赠画作表达感激。 1949年,面对程潜的劝降,张镇选择坚守对蒋介石的忠诚,最终追随蒋介石前往台湾。可到台湾仅两个多月,1950年2月17日,张镇就因病去世,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张镇对蒋介石的忠诚,源于知遇之恩,在他心中,蒋介石曾多次在他危难时伸出援手,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