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1年,谭震林被特务拦住盘查。危急时刻,一个挎篮小媳妇走来,指着他骂:“就欠

1941年,谭震林被特务拦住盘查。危急时刻,一个挎篮小媳妇走来,指着他骂:“就欠你10斤茶叶钱,还一直盯着,怕我跑就跟我回娘家拿!”说完,塞给特务两包烟让他们歇着。 1941年冬,谭震林在常熟执行秘密任务时,突然被几个特务拦住盘查,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个挎着竹篮的小媳妇走了过来,指着谭震林破口大骂:“不就欠你10斤茶叶钱,至于盯着我像防贼似的?”她一边嚷嚷,一边塞给特务两包烟。 谭震林是谁?他是1902年出生在湖南攸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后来成了革命队伍里的硬角色。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跟着队伍上了井冈山,当过茶陵工农兵政府的主席。到了抗战时期,他在新四军混得风生水起,1941年当上了新四军第六师的师长兼政治委员,主要在苏南一带搞抗日斗争。那时候,日子不好过,特务到处抓人,他得小心翼翼地干活。 1941年冬天,谭震林接到任务,要去常熟一带联系地下组织。他化装成个普通商人,低调得不能再低调。可惜,天不遂人愿,他在一条小巷子里被几个特务盯上了。这帮家伙不是什么好鸟,专门干些敲诈勒索的勾当,眼看谭震林落单,就想找茬儿。那一刻,他心里肯定咯噔一下,但脸上还得装得跟没事人似的,准备拿早就想好的说辞搪塞过去。 关键时候,一个挎竹篮的小媳妇出现了。她叫陈二妹,是常熟本地人,表面上是个茶馆老板娘,实际上却是中共的地下党员。她眼尖,一看谭震林被特务围着,立马明白是怎么回事。她啥也没多想,上前就指着谭震林一顿数落,说他为了10斤茶叶钱追着她不放,演得跟真事儿似的。特务被她这架势弄得有点懵,再加上她顺手塞过去两包烟,这帮家伙态度就松动了,心想不过是熟人吵架,没啥油水可捞,就懒得再管了。 谭震林趁机脱身,但事情还没完。他身上带着枪,这要是被搜出来,后果不堪设想。陈二妹脑子转得快,带着他赶紧往河边走。河边有个船夫,是他们的人,谭震林把手枪交给船夫,枪就被藏进了沙堆里。没多久,特务带着个头目又回来了,翻遍了谭震林的包也没找到啥证据。陈二妹在一边假装劝架,说他就是个小气商人,没啥大问题。特务头子没辙,只好带人走了。 这事儿听起来惊险,其实靠的是陈二妹的机智。她和她男人陈关林开的那个茶馆,不是普通的买卖,而是地下党的交通站,专门负责传情报、运物资。抗战那几年,他们没少帮革命同志跑腿儿。不过,革命这活儿风险高,陈关林后来在一次行动中牺牲了,陈二妹咬着牙撑了下来。她没啥文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可她愣是用自己的办法,把革命的事儿干得漂漂亮亮。 谭震林这边,脱险之后继续干他的大事儿。抗战胜利后,他又投身解放战争,指挥了不少硬仗。后来新中国成立了,他当过大官,但始终没忘那段艰苦岁月。至于陈二妹,新中国成立后,她的事迹慢慢被人知道,有人说京剧《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就是拿她当原型的。这说法不一定全准,但她那种不怕事、敢担当的精神,确实让人佩服。1983年谭震林在北京去世,活了81岁,而陈二妹的故事,也成了后人嘴里常念叨的传奇。 那时候的特务可不是啥正面角色。他们干的活儿大多是欺压老百姓、抓革命者,仗着点权力就横行霸道。谭震林能脱险,真不是靠他们手下留情,而是陈二妹太会来事儿。她那两包烟不是白给的,是硬生生把危机给化解了。这种普通人救革命者的故事,在那年代不算少见,可每次听都觉得挺提气。 陈二妹的事迹传开后,当地人提起她都竖大拇指。谭震林后来回忆那段日子,也常说,群众才是真正的靠山。这话不假,陈二妹就是活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