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老红军黄明生返回宁都老家探亲,却四处找不到亲人了。最终,在当地干部的

1949年,老红军黄明生返回宁都老家探亲,却四处找不到亲人了。最终,在当地干部的帮助下,在一处破庙找到了黄明生的瞎妹妹,此时,黄家妹妹已经嫁给了一个老乞丐,靠着在街头卖唱为生。 敬请看官老爷留个“关注”,可以发表您的精彩见解,感谢分享与支持哟~ 电波不逝,亲情永生,1949年深秋的赣南,黄明生挎着磨破边角的帆布包,踩着满地桐子果往老宅方向挪步。 这个在电波战线上与敌人周旋了十五年的老报务员,此刻竟像个初次归家的孩童,指尖不住摩挲着褪色的红领章——那是1934年长征前夜,政委亲手给他别上的。 残垣断壁间,老槐树的枝桠刺破云天,黄明生跪在母亲衣冠冢前,青石板上洇开的水痕分不清是雨是泪。 十五年前撤离苏区时,母亲攥着他的手说"等红军的旗子插遍天下",谁料这声再见竟成永诀。 当乡亲们哽咽着说出妹妹被刺瞎双眼、流落街头的旧事,他攥着坟头野草的指节泛出青白,仿佛又看见1932年瑞金通讯学校那间漏雨的教室,以及妹妹踮脚给他送腌菜的背影。 找,就是把宁都翻个底朝天也要找! 黄明生擂着县民政科的木桌,震得搪瓷缸里的茶水直晃,三天里,他跟着地方干部踏遍城郊破庙,鞋帮子裹满泥浆。 第四日晌午,细雨如酥,领路的老汉往城隍庙檐下一指:那瞎眼婆子,日日在这候着。 庙门吱呀推开时,霉味混着潮湿的稻草气扑面而来,黄明生看见个佝偻身影正摸索着给瓦罐添水,枯枝般的手腕上还留着淤青。 他喉咙里涌上血腥气,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却在看清老乞丐面容时猛然刹住脚步——那是个满脸褶子的花甲老人,正把唯一完好的陶碗往妹妹跟前推。 黄明生膝头一软跪在地上,喊出妹妹二字,瞎眼妇人浑身剧颤,竹杖当啷坠地,当确认是哥哥的声音时,她竟摸索着抓起瓦罐要砸:你们这些白狗子,滚开! 直到摸到他军装上的红领章,才突然瘫软着嚎啕:哥啊,你咋才来...怒火在黄明生胸膛炸开,他反手拔出勃朗宁手枪,枪管抵着老乞丐额头:我妹妹才二十出头... 可妹妹突然扑过来抱住他持枪的手,枯草般的发丝扫过他腕间:哥,是他救的我,当年我在菜市口要饭,是长生哥用讨来的半块糍粑换我活命。 雨珠顺着残破的窗棂往下淌,黄明生听着妹妹讲述这十二年:1937年那个雪夜,老乞丐在城隍庙发现冻得奄奄一息的女娃。 1941年日机轰炸,是那双糙手背着她躲进防空洞,1945年抗战胜利,他们在观音庙前结为夫妻,没有喜酒,只有半截红头绳... 老乞丐突然插话:同志,我本姓陈,解放前是拉黄包车的,黄明生望着妹妹布满冻疮的手与老陈龟裂的掌交叠,终于垂下枪口。 他解下羊毛围巾裹住妹妹,却听她说:哥,要走一起走,老陈慌忙去收拢破庙里的家当:半块磨刀石、缺口的搪瓷盆,还有用报纸包着的军属证。 因为那是1948年老陈冒死给解放军带路得的奖状,妹妹心里跟明镜一样,告诉哥哥,长生哥眼睛不好,可心里也亮堂。 妹妹摸索着掏出块用红布包了三层的东西,竟是黄明生1934年寄回家的最后一张全家福,照片背面,歪歪扭扭写着我在等春天。 1955年授衔仪式上,黄明生抚着上校肩章,忽然想起1932年那个雨夜,当时他刚从瑞金通讯学校毕业,妹妹挎着竹篮追出三里地,非要他把最后两个糍粑带上。 此刻,礼堂的扩音器里传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他仿佛又听见电波那头李琳敲击发报机的嗒嗒声——那个15岁就跟着他学摩尔斯密码的东北姑娘,如今正在干休所含饴弄孙。 2005年南昌的春阳里,90岁的黄明生坐在藤椅上,膝头摊着泛黄的电报底稿,当记者指着1949年9月那封"已寻得胞妹,此生无憾"的加急电报时,老人浑浊的眼里泛起微光。 他摸索着打开收音机,咿咿呀呀的赣南采茶戏声中,仿佛又看见城隍庙里,两个相依为命的灵魂在乱世里抱团取暖。 窗外,玉兰花瓣簌簌落在"光荣之家"的牌匾上,黄明生知道,有些电波永远不会消逝,就像有些亲情能穿透最黑暗的岁月,在废墟上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