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来成都之前,我一直认为老家的物价是最贵的,然而到了成都,一横向对比,才知道成都的物价更高。记得几年前我第一次到成都,带客人去饭店吃饭,四个人要了四个菜一碗汤,才花了60多元,结账时还误以为人家算错账了。恶果按照当时那顿饭菜水平,老家至少得需要一百多。其实在当时,不光是物价低,成都的房子也不贵,最好的地段,也就几千,温江的房子才两三千一平,然而从2016年以后,成都的房价是一路高歌猛进,房价翻了几翻。原来能在成都全款买的一套房变成了只够首付钱。在房价的带动下,成都的物价也是翻着跟头往上涨,如今再想花几十块下顿馆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随便吃顿饭,人均至少50以上,没有个两三百就别想下馆子。这两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成都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涨价了,虽说,全国都在涨,相比我的老家,成都涨的太快了。就拿经常吃的香蕉做个比较,在我们老家那边香蕉就没有超过五块的,早市一般都是十元三斤,有的时候是四斤、五斤,每次我都是买一大把香蕉,放在家里慢慢吃,而在成都这些年,香蕉的价格就从来没低过四块钱,一般都是五六块钱一斤,所以在成都想吃香蕉,最多只买几个,实在是太贵了。除了香蕉,还有刚上市的新鲜水果,比如樱桃刚开始能卖到四五十一斤,批耙二三十,刚上市的西瓜也得五六块,这些水果虽说刚上市要贵一些,但也不能高出正常价格几倍吧?以前常听儿子抱怨成都的东西贵,还不以为然,只有到想买东西的时候才知道,成都的物价水平已经扶摇直上九万里了。“成都物价低”的刻板印象早已经成为了历史,以前“吃的好”、“吃的便宜”的成都记忆,早就荡然无存了。用儿子的话说,成都都快一线城市了,不贵点能行吗?细想一下儿子说的也在理儿,房子都涨了好几倍了,物价岂能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