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25年,潘祖年把独居的孙媳叫到自己房间,并让旁人退下。对孙媳说:“两年的独居

1925年,潘祖年把独居的孙媳叫到自己房间,并让旁人退下。对孙媳说:“两年的独居生活委屈你了,可老头子我不想让你安心生活,想让你做一件事情。”孙媳点头:“爷爷,您说。”潘祖年抓住孙媳的双手,指着角落里的箱子说:“我走后,你要保护好那两个箱子。”

孙媳名叫丁素珍,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富商家庭,十六、七岁的时候,嫁进了当地的潘家。

丁素珍的丈夫名叫——潘承境。

当时,潘承境所在家族很有名望,不是因为潘家有钱,而是因为他们家族出过很多清朝的大官,有几位官至军机大臣,也就相当于宰相。

潘承境的祖先潘祖荫就是一位军机大臣,同时也是一个文物爱好者,他对古玩字画有独特的兴趣,一生收藏了大量古玩字画和铜鼎。

不过,潘祖荫活了一辈子,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去世前他把弟弟潘祖年叫到病床前,叮嘱道:“祖年啊,我这辈子知足了,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后代。我收藏的500多件珍贵文物无人托付,我把这些文物交给你保管,记住不能让这些东西流入外邦!”

潘祖年觉得自己一人精力有限,无法保护好这些珍贵文物,决定和老家的潘承境一起保护这些文物。

1923年,潘承境和17岁的丁素珍,刚刚结婚不久。谁知,几个月后,潘承境得了一场大病,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2年后,潘祖年觉得自己时日不多,让人把丁素珍叫到病床前,拉着丁素珍的双手,有气无力地说道:“孩子,承运去世两年多了,难为你了!”

说着,潘祖年剧烈地咳嗽了几声,丁素珍急忙拍了拍潘祖年的后背,有些着急地说:“爷爷,您别说话了,休息一会吧!”

潘祖年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我感觉自己的大限到了,潘家交给你,我很放心。这两年你受尽外人的指点,我心里也很心疼,可是我也没有办法。”

丁素珍哽咽着说:“爷爷,您别说这些,我当初选择了您孙子,我就没想过后悔,哪怕吃再多的苦,我也愿意。”

潘祖年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孩子,老头子我还想求你一件事。”

潘祖年指着角落里的两个箱子说:“那两个箱子里的东西,是我们潘家,更是中华民族的宝物,我把它交给你保管,哪怕是饿肚子的时候,也不能卖了箱子里的东西,更不能落入外国人的手中。”

这时,丁素珍已经泣不成声,坚定的点头:“放心爷爷,我一定保护好这两个箱子。”

潘祖年继续说:“从今天起,你就叫潘达于了,潘家就交给你了。”

从此之后,丁素珍改名为潘达于,孤身一人保护这两箱文物。她用25年的时间,经历了诸多磨难后,成功将这两箱文物交给国家。

那么,这两个箱子里装的是啥?值得潘家人这样重视?

1860年,左宗棠遭到陷害。有人向咸丰皇帝举报左宗棠贪赃枉法。潘祖荫得到情况后,冒死向咸丰皇帝谏言,力保左宗棠。

咸丰听了潘祖荫的话,派人仔细核查,发现左宗棠确实是被人陷害了,左宗棠才得以官复原职。

左宗棠得知是潘祖荫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说好话,自己才能转危为安。左宗棠把自己珍藏的大盂鼎送给潘祖荫,作为答谢之礼。

当时,海内有三宝,分别是:毛公鼎、大盂鼎和大克鼎。

1875年,潘祖荫花费重金买下大克鼎。就这样,海内三宝中的两宝都落在了潘祖荫的手中。

潘祖年去世之后,各方势力都想获得那两只大鼎,这时掌管潘家的人,只是一个不到20岁的小丫头,所以那些人经常闯入潘家,打扰潘达于的生活。

面对那些人的纠缠,不到20岁的潘达于没有紧张不安,而是用一种成熟稳重的方式,应对那些夺宝的人。

所以,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那个美国人对潘达于说:“尊敬的潘女士,除了这些财物,我们还在上海为您准备了一栋洋楼房,只希望您将手中的两只鼎卖给我们!”

谁知,潘达于把那个美国人骂了一顿,然后把他赶出了家门。

1937年,苏州落入日本人的手中后,得知潘家有宝物后,日本士兵冲入潘家翻了个底朝天,没有找到宝物,他们抢了一些财物,离开了潘家大宅。

1949年,祖国大地焕然一新,潘达于前往上海生活。

1951年,潘达于给上海博物馆写了一封信,想把自己保护了25年的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给国家。

很快,潘达于就收到博物馆的回应,同意接收文物。

至此,这两只大鼎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潘达于女士为了保护祖国文物,不被侵略者掠夺,经历过太多磨难,她经受住了威逼利诱,保住了华夏民族的瑰宝!

这就是潘达于保护大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