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几名志愿军战士正沿着公路搜索,突然听到路边的草丛里,传来一声微弱的呼救声。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名志愿军女战士,此时,她已身受重伤,她对战士们说:“请救救我,我快不行了!”
这名女战士叫张道华,1950年参加部队时才15岁。1951年3月,随部队入朝参战,在60军180师的战后医院当一名护理。
张道华和战友们都很激动,恨不能插上一双翅膀飞往前线,救治志愿军的伤员,和朝鲜无辜的平民百姓。
1951年5月份,美国人突然派出多架飞机,对180师的医院进行攻击,上级立即通知医院的伤员转移。
当时,情况紧急,援兵无法及时赶到。医院的院长赶紧动员所有的医护人员,每人照顾几个伤员,马上转移。
只有16岁的张道华,分到一名昏迷不醒的伤员,还有六名受伤不太严重的战士。
张道华吃力的背起重伤员,带着几个轻伤员,随着大部队转移。
可惜,医院的医护人员紧赶慢赶,还是比美国人的飞机晚了一步。当医护人员走到一个小山谷时,敌人已经提前在这里等着他们了。
美国人驾驶着飞机,紧贴着山头丢炮弹,山谷里顿时炮声大作。没有战斗经验的医护人员,也乱作一团。
张道华背着一名重伤员,本来就费劲,还要照护其他几个轻伤员,躲避炮弹,受伤的战士实在看不下去了,恳求张道华放下自己,独自一人快速转移吧!
护送伤员是张道华的使命,她怎么可能放下伤员,独自一人转移呢?这样的话,她一辈子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所以,张道华安慰伤员:“我们不能放弃,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你们不要担心,我会把你们转移出去的。”
张道华正背着一个重伤员艰难前行的时候,突然有一颗炮弹飞来,“轰鸣”声响起,张道华身边的医护人员就牺牲了好几个。
这时,张道华的周围到处都是枪炮声,还有大量敌人。医院的院长和剩下的医护人员,决定留下拖住敌人,让张道华带着伤员转移。
张道华的双眼中尽是泪水,不过她有使命在身,控制好情绪,就要背起一名伤员时,一颗子弹飞来,张道华应声倒地。
此时,张道化满脸是鲜血,她还以为是敌人投放的烟雾弹,双手摸着前方,问身边的伤员:“你看得见吗?”
年轻的伤员看着面前的张道华,轻轻的抽泣着。张道华也听到了伤员的哭声,伸手摸了摸自己脸,就明白了,原来不是敌人投放了烟雾弹,而是自己的眼睛受伤了。
张道华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急忙在身旁摸到一根树枝,拄着树枝站起身,拿下肩膀上的急救包,让伤员赶紧走不管自己。
伤员哭着对张道华说:“你说的是啥话,我怎么能丢下你一人!”
张道华怒道:“我是医护人员,你是伤员,我的任务就是护送你们,你们马上走。”
伤员知道留下,就是拖累张道华,于是深深地向张道华鞠了一躬,然后拄着拐杖离开了。
停了一会儿,附近的枪炮声停止了,小山谷里也安静下来了,隐隐约约听到几声美国人说话的声音。
张道华赶紧在身旁,胡乱抓了一把泥土,抹在脸上,然后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敌人越来越近,有一个敌人在张道华身旁停留了一下,看着张道华有些疑惑,也没有发现什么,在她身上踢了两脚。就从她身上走过去了。
这时,张道华忍住疼痛一动不动,她心想:“就是死,也不能被敌人抓住。”本来,张道华就受了重伤,敌人走后,她终于支撑不住昏死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上下起了大雨,张道华被雨滴淋醒。
张道华醒来后身体很虚弱,由于眼睛受到伤害,正在饥寒交迫时,听到附近有人说话的声音,仔细听了一会儿,发现是中国人。
这时,正有几个志愿军战士沿着道路搜索前进。张道华很高兴,应该是志愿军战士,是自己的战友。
张道华尽力喊了一声:“请救救我,我是中国人!”就这样,她被人救了。
那几个志愿军战士给张道华简单包扎了一下,一路背着她,走了70里山路,才与兄弟部队会合了。
之后,张道华被送回国内治疗,部队给张道华一个三等功,上级告诉:“你是国家的功臣,国家要养你一辈子!”
张道华谢绝了,她认为自己不过是丢了一双眼睛,手和脚都还健全,自己还能工作。
几年后,张道华与一名伤残军人结婚,两人婚后生下一对儿女,她的生活很幸福。这就是我们的英雄,我们坚强不屈的女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