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网约车这碗饭香不香?咱得掰开揉碎了说。您算的这笔账本儿挺实在,但有些门道可能还没

网约车这碗饭香不香?咱得掰开揉碎了说。您算的这笔账本儿挺实在,但有些门道可能还没摸透。 就拿您说的十万块电车来说,这车挂上营运牌可就成了"吃钱兽"。头年保险确实得万把块,往后每年保费跟过山车似的,不出险能降点,要是有个剐蹭可就不好说了。充电桩夜里充便宜,可要是白天赶时间就得掏高价电费,这账得细算。 车轱辘一转黄金万两?别急,账本一摊开全是白花花银子往外流。停车费这事就够闹心,商场单子接得多,停车费交得肉疼;充电桩边上没厕所,买瓶水都得记账;更别说换个轮胎修个空调,哪次不得大几百。您算的2.5万开销,怕是没把修车钱算进去。 最扎心的是时间成本。想每天净赚250?得先刨去平台抽成两三成,再扣掉油钱电费,剩下才是自己的。赶上早高峰堵成停车场,空调呼呼转电表蹭蹭走,这时候时薪可能还不如便利店小时工。 再说说八年报废这事。头两年新车好接单,后五年车况差了乘客给差评,订单量打折。更别说现在平台三天两头改规则,今天奖励明天扣钱,跟开盲盒似的。 真要比进厂打螺丝,五险一金厂里给交着,到点吃饭到月领钱。开网约车呢?刮风下雨头疼脑热都不敢歇,医保社保全得自己扛。要是遇上个月份淡季,看着APP上三块五块的小单子,真能急出火疖子。 不过话分两头说,要是您路子野能接到机场大单,或是摸清早晚高峰热力区,再赶上平台冲单奖励,这账本还能翻盘。关键是得把自己当公司经营,会算细账会来事儿。要不怎么说有人开网约车买房,有人连车贷都还不上呢? 所以啊,这行当就跟开盲盒似的,有人拆出隐藏款,有人天天谢谢惠顾。真要入行,建议先租车试水三个月,把平台规则摸透,把成本算准,再决定要不要all in。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