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川航给英雄机长刘传健奖励了500万人民币,然而,他的妻子邹函却保持沉默,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只希望民航再也不需要英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当我们谈论航空史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很少有人会去细数一个普通航班上的具体数字,但在2018年5月14日的川航8633航班上,这些数字却格外引人注目:119名乘客、3万英尺高空、零下40度的极寒、36分钟的生死考验,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天气正常,能见度良好。 当那声轻微的爆裂打破驾驶舱的宁静时,没人能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怎样惊心动魄的36分钟,在这个世界上,有些考验来得猝不及防,却必须当场应战。 驾驶舱内,军人出身的刘传健机长正与死神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较量,右侧挡风玻璃的突然爆裂让驾驶舱瞬间失压,极寒的气流夹杂着碎片呼啸而入,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普通人甚至无法维持一分钟的清醒,但二十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他钢铁般的意志,让他能在极限中保持冷静,当自动驾驶系统失效,GPS信号全无的情况下,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生死,他的左臂被死死压在座椅上,右手小臂被划出血痕,却始终没有松开操纵杆。 与此同时,客舱中正上演着另一幕惊魂记,剧烈的颠簸让餐车成为危险的自由电子,氧气面罩像雨点般落下,在这个时刻,乘务组展现出非凡的专业素养,带着额头伤痕的乘务长毕楠依然坚守岗位,年轻的乘务员即便被甩到天花板也立即爬起继续工作,他们用专业和勇气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线,在恐慌蔓延时给乘客们注入一针强心剂。 地面上的救援准备同样分秒必争,西南空管局的值班人员紧盯着雷达屏幕,双流机场的跑道上,十二架军机紧急避让,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地空协作,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当8633航班的应答机代码突然消失时,地面指挥人员的心几乎跳到嗓子眼,但专业训练让他们依然能够冷静应对。 七点四十二分,当川航8633的起落架重重接地时,整个双流机场爆发出欢呼声,这个结局来之不易:驾驶舱内的温度计停在零下十七度,刘传健完成了三十六个标准操作程序,飞机上的每个人都经历了人生最漫长的三十六分钟。 事后,川航授予刘传健500万元奖金,他也被授予英雄机长的称号,但在这些光环的背后,他的妻子邹函的一句话却引人深思:希望民航再没有英雄出现,这句话乍听有些不近人情,细想却蕴含着最朴实的期盼,航空界从来不需要英雄,它需要的是每一个平安降落的航班,每一次例行公事般的起飞与着陆。 如今,这个故事已经成为民航培训中的经典案例,在民航飞行学院的模拟舱里,刘传健常常告诫年轻的飞行员:特情处置不是表演,而是要将每个动作练成肌肉记忆,他右手小臂上那道三厘米长的疤痕,是那36分钟留下的印记,也是对航空安全最生动的诠释。 在万米高空,没有人愿意成为英雄,每个航空人都只希望平平安安地完成每一次飞行,正如邹函所说的那样,最好的结局就是永远不需要英雄,因为在航空事业中,真正的英雄气概不在于力挽狂澜的壮举,而在于日复一日的严谨操作,和对每个细节的一丝不苟。 每当夜幕降临,千万架航班的灯光点亮夜空,在这些光点背后,是无数航空人的默默坚守,他们不追求英雄的光环,只愿做好每个普通的航班,让每一位旅客都能平安到达目的地,这或许就是航空事业最动人的底色: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每一次平安降落后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广播声: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您平安抵达。 信息来源:中国网——川航英雄机长妻子:民航不需要英雄 需要的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