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近期对《资治通鉴》所涉及的王朝与清朝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切切实实感觉到了,大清王

近期对《资治通鉴》所涉及的王朝与清朝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切切实实感觉到了,大清王朝确实是中国古代封建时期最为强大的时期,即使后期清政府专职、卖国、腐败,但是同处于王朝末期,清政府依旧是比任何一个王朝都要强大。 为什么一直谈论清朝,也为什么提出这么一个话题。 首先,谈论清朝是因为这个朝代离我比较近,清政府是1912年下台的,距离今天才一百多年,前几天看新闻,看到一位百余岁清朝年代出生的老人刷抖音的新闻,可想而知,历史的进程、生活的演变是如何的迅速。 其次,作为中原地区的人,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和清政府时期几乎相同,对于一些事物的演变规律、人物名字感觉贴切,能够快速理解,也就是说,清朝历史相对简单。 清朝虽说是古代,但从他与西方的碰撞,与如今世界地球村的感觉比较接近,这时候的民生与西方接触的更为密切,而不仅仅是农作物的引进这么简单,是切切实实生活有着改变,和如今我们的生活相近。 最后,我要提一下,为何要谈为什么清朝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为什么说清政府是古代封建王朝最强大的存在? 最重要的几点原因是: 1.清王朝解决了古代封建帝国所有的内部矛盾。 (1)宦官专权。明朝,典型的宦官专权,起因是明宣宗朱瞻基开始教太监读书,直到明熹宗时期,打破了朱元璋提出的宦官不得专政的条例,开始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秉笔太监,掌印太监,魏忠贤等等人名、名词目不暇接。清朝吸取了前朝也就是明朝灭亡的教训,对宦官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每位皇帝都严格遵守祖训、条例,自灭亡宦官也仅仅是皇权的服务对象,并没有干政的事迹发生。最为典型的当属秦朝,赵高是第一个宦官乱政的典范。 (2)外戚专政。汉朝,典型的外戚专政,当然也存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情况,但是外戚专权尤为典型。例如:吕氏(汉高祖妻子)集团干政,窦氏(汉文帝妻子)集团干政,霍氏(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光家族)集团干政,最典型的是王氏(王莽)集团干政,这直接导致西汉的灭亡。当然东汉时期,依旧如此,窦宪专权、梁冀专权等等。 (3)民族问题。有人说,清朝一定有强烈的民族问题,满汉不和,其实不然,刚入关去是如此,但随之满族与汉族逐渐融合,满族也逐渐汉化,清朝时期的老百姓满汉关系是和谐的。清政府为了解决民族问题是下了大功夫的,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立理藩院等等,这都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实现了民族的团结。东晋五胡乱华,政府的无能,让国家陷入了民族乱斗的混乱局面,与清朝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4)藩镇割据。西汉,七王之乱,准确说是军阀割据;唐朝,安史之乱(最为典型)。清朝晚期,危急存亡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出现藩镇割据的情况?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中央下发募兵全,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等异军突起,也没有出现藩镇割据的情况,这到底是为什么?清朝完善了宋、明的卫所政策,设立军机处,政、军高度集权,清末时期,不管是湘军还是淮军或者各个有字号的营都是在政府授权的士大夫手中组建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平叛,一旦太平天国被灭,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就得被裁撤,不能像唐边镇军队一样长期存在。其次,经济上很难独立,虽说这些军队可以靠抢太平军的或者自筹一些军费,但根本上还是政府靠划自己的信用在养活这些军队,并且他们攻占的地区都是被太平天国祸害差不多的地方,自筹粮饷困难。 (5)边疆侵扰。中国自古是以中原为核心的,从秦朝开始直至明朝,王朝一直受匈奴、吐蕃、契丹、蒙古、瓦剌等外部势力的侵扰,人们如今为大明喊出“天子守国门”的口号,而到了清朝喊出了“让蒙古替国家边疆”的壮语,蒙古、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最终也是在海洋之上才打开的中国的国门。 (7)文臣乱政。明、东林党的折腾是造成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主要是皇权高度集中的原因,导致文成不敢肆意挑衅皇权,也是利于国家的稳定。 清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十二个皇帝没有昏君、暴君,即使是名义上的末代皇帝光绪,也是积极变法,发奋图强,改变民生的失败英雄,不论他是卖国还是腐败,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总的来说,从封建帝国的角度来看,清朝是中国这几千年以来最为巅峰,最为强大的朝代了。 虽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慢了,但毕竟是进入了,历史的发展也告诉了我们,人民当家作主是历史的必然,皇权必定会走向灭亡,而谁能轻易的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呢?从人性角度来说,是很难的,清朝满贵也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而抛弃了国家和人民,是极度自私的表先,但从人性角度来说,也无法做出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