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为什么不和美国谈,因为当年付出沉重代价! 2018 年那场贸易战,就像一场没

中国为什么不和美国谈,因为当年付出沉重代价! 2018 年那场贸易战,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 “鸿门宴”—— 美国挥舞着关税大棒,逼着中国签下 “城下之盟”:暂缓对 2000 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承诺买更多美国大豆、液化天然气。 可这看似 “退一步海阔天空” 的妥协,却让中国在后续谈判中陷入被动,甚至被美方当成了 “软柿子”。 当时的情况有多被动?美国一边享受着中国扩大进口的红利,一边偷偷给关税 “加码”。 2020 年签署的第一阶段协议里,中国承诺两年内多买 2000 亿美元美国商品,可美国说好的 “关税减免” 成了空头支票 ——2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纹丝不动,反而变本加厉制裁华为、中芯国际等科技企业。 这种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的做法,让中国企业尝到了 “绥靖政策” 的苦果:2021 年美国对华芯片出口暴跌 43%,珠三角电子厂订单量腰斩,无数中小企业被迫在关税壁垒中挣扎求生。 如今美国又想故伎重施,2025 年特朗普政府打着 “对等关税” 旗号,把中国输美商品税率加到 145%,还威胁要对半导体、电动车等关键领域 “赶尽杀绝”。 可这次中国的反应截然不同:商务部直接亮明态度,“谈判可以谈,但必须在平等基础上解决问题”;海关总署暂停美国大豆、原木进口,工信部加速推进半导体国产化,国产芯片替代率从 2018 年的 15% 飙升到 35%。 这种 “以斗争求团结” 的策略,让美国尝到了苦头 —— 伊利诺伊州大豆价格暴跌 20%,特斯拉上海工厂却逆势扩建,墨西哥代工厂良品率只有中国的 70%。 当然,中国也没把话说死,5 月 7 日,商务部宣布何立峰副总理将与美国财长会谈,释放出 “谈可以,但得讲规矩” 的信号。 毕竟,经历过 2018 年的教训,中国比谁都清楚:面对恃强凌弱的对手,退让只会换来得寸进尺,唯有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才能在谈判桌上挺直腰杆。

评论列表

用户68xxx57
用户68xxx57 1
2025-05-08 09:41
倒霉的是出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