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5月1日起施行

5月7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解读《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填补了陕西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立法空白,为推动陕西家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办法》共有三十五条,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定义及主要内容,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细化了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部门职责任务,要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立家长学校,并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鼓励建立职工家长学校,建设家风馆、家风文化广场、廊道等场所。

《办法》对留守、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家庭教育帮扶和指导的各种情形进行了细化,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行为,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负有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机构的法律责任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办法》聚焦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更好满足群众科学育儿新期盼新要求,着力解决现实问题,形成了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

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坚持家庭教育“家国同构”的理念,提出要“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的家庭环境”,进一步强化了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明确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法定主体责任作了补充性规定。比如,进一步明确了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如祖父母等)的协助义务,强调家庭内部协作机制;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了解被委托人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状况,共同履行教育责任;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实施家庭暴力、限制人身自由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细化家庭教育重点内容。《办法》要求家长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规范了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比如,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要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尊重其参与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进一步细化安全防范教育、心理健康疏导、网络健康使用等内容条款,要求开展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珍爱生命意识和自我情绪调适能力;增设有关性别平等的条款,特别明确家庭教育中应当树立性别平等观念,要求在家庭角色分工、资源分配、教育机会等方面公平对待子女。

回应家庭教育难点问题。《办法》要求家长增加亲子陪伴时间,并通过游戏互动、亲子阅读、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等方式提高陪伴质量。要求教育、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开设公益性网上家长学校,向家庭免费提供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要求学校、社区广泛设立家长学校,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比如,鼓励用人单位承担假期托管服务和突发事件中未成年人的托管服务;特别规定对监护缺失、监护困难、经济困难、身体残疾、遭遇家庭暴力等情形的留守、困境未成年人必须提供家庭教育帮扶和指导。

构建家庭教育协同机制。《办法》突出体现以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为主,充分尊重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自主性,重在有效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学校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比如,鼓励支持高等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鼓励支持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屏幕等进行家庭教育公益宣传。同时,对社会化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设立准入门槛,要求依法登记,并制定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发展。(群众新闻记者张佳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