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侄子结婚的喜宴上,捉到一个蹭饭吃的。这个女人六十多岁,她的另一只手还牵着一个六、

侄子结婚的喜宴上,捉到一个蹭饭吃的。这个女人六十多岁,她的另一只手还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女人身上的蓝布衫洗得发白,袖口磨出了毛边,小姑娘的碎花裙沾着泥点,两人站在宴会厅门口,眼神怯生生的,像误入人群的惊鸟。 最先发现她们的是表哥,他黑着脸冲过去,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怒意:“谁家的?这儿是私人宴席!”女人慌乱地往后退,怀里的小女孩“哇”地哭出声。周围宾客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婚宴欢快的音乐声里突然多了几分尴尬。 “对、对不起,我们就吃点剩饭……”女人的方言带着浓重的口音,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小女孩的衣角,“孩子三天没吃饭了……”她的话还没说完,我妈已经挤过人群,塞了个热乎的肉包到小女孩手里。孩子狼吞虎咽的模样,让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表哥的脸涨得通红:“妈!今天是大喜日子,你别添乱!”我妈却瞪了他一眼:“大喜日子就该积德。”说着拉过女人,“坐这儿吧,菜马上就上。”女人眼眶瞬间红了,拽着小女孩“扑通”一声要跪下,被我妈眼疾手快地拦住。 婚宴重新热闹起来,女人却始终不敢动筷。她小心翼翼地给孩子夹菜,自己只敢抿一小口汤。小女孩吃得满嘴流油,抬头奶声奶气地问:“奶奶,我们以后还能来这儿吃饭吗?”女人摸着孩子的头,眼泪掉进了碗里。 我找了个机会和女人攀谈。她抹着眼泪说,自己是从邻省山区来的,儿子儿媳在城里打工出了车祸,留下小孙女和一堆债务。她带着孩子来讨个说法,却被工地的人赶了出来,身上的钱早花光了,这几天一直靠捡剩饭度日。 “我就是想让娃吃顿热乎饭。”她哽咽着,“今天路过这儿,闻到香味,娃实在走不动了……”正说着,新娘端着酒杯走过来,听了事情原委,眼圈也红了。她把自己盘里的虾夹给小女孩,轻声说:“阿姨再给你拿个大蛋糕。” 消息很快在宴席上传开。有人悄悄往她们桌上添菜,有人塞来红包,还有人要给孩子买新衣服。原本尴尬的插曲,反而让婚宴多了几分温情。表哥的态度也软了下来,偷偷让后厨打包了好些饭菜。 散场时,女人拉着孙女挨个道谢。小女孩突然挣脱奶奶的手,跑到新娘面前,从兜里掏出颗皱巴巴的水果糖:“姐姐,糖给你,祝你和哥哥天天开心!”新娘蹲下身子抱住孩子,眼泪滴在小女孩的发顶。 这事本以为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还有一袋晒干的山核桃。信是女人写的,歪歪扭扭的字迹里满是感激:“好心人,谢谢你们救了我和娃。我们已经回老家了,娃说以后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报答帮助过她的人……” 去年春节,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她跟着学校的慰问团来城里表演节目,穿着崭新的校服,眼神里满是自信。表演结束后,她一眼就在人群里认出了我,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束野花:“阿姨,我记得你!奶奶说,等我考上大学,一定要再来感谢你们!” 现在每次参加宴席,我总会想起那个特殊的婚礼。生活有时候就像一桌宴席,有人光鲜亮丽地坐在主位,有人却在角落里为一口热饭奔波。但好在,总有一些善意,能让陌生人之间也开出温暖的花。而那个蹭饭的女人和小女孩,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怜悯,更是如何在命运的寒霜里,依然相信人性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