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难当!”2023年,贵州一老人到田里插秧时,在路上捡到了107张50面值的纸币,之后老人通过民警把钱还给失主。岂料,第二天失主又找上门,声称他丢的是400张,还少293张!老人懵了,他坚持只捡到了107张!万万没想到,事后失主将老人告上法庭,可最终法院的判决结果,却令人意外... 2023年4月的贵州山区,细雨浸润着刚翻耕的稻田,62岁的李贵发扛着秧苗走过青石板路时,瞥见田坎边散落着几张墨绿色纸币。 他蹲下身,潮湿的泥土里躺着107张50元钞票,编号连贯得像串未拆封的鞭炮——这是他半年插秧收入的两倍,却在掌心烫出灼人的温度。 老李的手指在钞票上摩挲,想起去年孙子摔断胳膊时,自己蹲在村口卖了三天山核桃才凑够药费。 眼前的纸币崭新气息,边角的捆扎痕还清晰可见,他将钞票仔细叠成方块,塞进贴身口袋时,听见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 派出所的民警来走访时,老李正在水田里插秧。 他湿漉漉地爬上田埂,从竹筒里掏出用塑料袋裹着的钞票:"107张,一张没少。" 失主王建军握住他的手连连感谢,这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说自己在摩托车上颠簸时散落了巨款,却没提具体数额。 老李看着对方手机里的取款记录,400张50元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 找到了失主,对方又出示了自己的取款记录,老李也就没多想,在民警的见证下,将107张钱全部交环给了王建军。 可谁知,第二天,王建军却带着三个朋友堵住了李贵发的木栅门,袖口的金表在阳光下刺眼:"我取了2万元,400张整,现在只剩107张,剩下的呢?" “自己明明只捡到了107张,其他的钱我怎么知道在哪?” 王建军和老李来来回回协商几次,一直掰扯不清,最终无奈闹上了法院。 一审法庭的木椅上,王建军的三位证人证词惊人一致:"亲眼看见他取了2万元,用红绳捆着。" "谁主张谁举证。"法院认定,老李拿不出自己只捡到107张钱的证据,因此判决他应该归还剩余的钱,金额合计1.4万元。 老李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自己捡的钱,身边又没其他人,这个证据自己怎么可能拿的出。 1.4万元对于老李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巨款,实在没办法,自己明明是做好事,咋就摊上个这? 老李不服一审判决,毫不犹豫的提起了上诉。 二审开庭前,老李蹲在派出所门口抽烟,烟灰落在申诉材料上。 他突然想起交钞票时,王建军曾对着阳光检查号码,却没当面清点。 "风吹散的钞票,难道要让拾荒者承担吹散的部分?"代理律师的质问让法庭陷入沉默。 监控录像显示,王建军取款后骑车经过急弯时,塑料袋破裂的瞬间,钞票被山风吹得四散——这个画面与老李描述的"田坎边散落"完全吻合。 纸币编号比对结果显示,老李捡拾的107张均在王建军的取款记录内,却无法证明剩余293张的去向。 王建军除了证明自己取了两万块钱,并没有办法证明全部被老李捡了去,老李也确实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只捡到了107张钱。 与一审法官判决不同,二审法官采用"合理怀疑优先保护善意"的原则:老李拾金不昧,是在做好事,在双方证据都不够清晰的前提下,老李没有义务和必要为剩下没有找到的钱承担责任。 二审驳回一审判决,这让从小生活在山区的老李第一次明白,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守护良知的最后一道防线。 “昨天感谢今天告,翻脸比翻书还快,失主的良心不会痛吗?” 网友评论纷纷谴责失主的道德缺失,认为其利用法律漏洞讹诈恩人,消费社会信任。 更有网友直言:“想起南京彭宇案,好人流血又流泪,这种人就该列入失信名单,让他尝尝被社会唾弃的滋味。” 对失主及其证人 “证词高度一致” 的细节,网友讽刺:“三个朋友集体说谎,这不是串供是什么?吃相太难看!” "好人难当",2006年南京彭宇案、2017年郑州电梯劝烟案,都曾让"好人难当"成为社会热词。 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近五年拾得遗失物纠纷中,38%的拾得人被索赔,其中12%因证据不足承担赔偿责任。 这些案例像面镜子,照见善意与猜疑的永恒博弈。 老李在二审胜诉那天,特意绕到捡到钞票的田埂,春风吹过新插的秧苗,他蹲下身,指尖划过湿润的泥土——这里曾躺着107张钞票,现在只剩下青青的秧苗。 王建军的道歉信躺在村委会办公室,却再没提起那293张钞票的下落。 "真相往往藏在第一个细节里。" 当拾金不昧者被推向被告席,考验的不仅是证据链的完整,更是社会对善意的包容度。 法律应当成为善意的铠甲,而非猜疑的盾牌——因为每个愿意弯腰拾起他人财物的人,都不该在正义的天平上,为道德的重量额外买单。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中均使用化名) 创作来源: 七星政法《“太崩溃了!”贵州毕节,农民捡到107张面额50元的人民币,法院判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