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次是真的被美国给坑惨了。当地时间周一,在和美国的贸易谈判当中,日本彻底落入下风,美国拒绝了日本提出的全面豁免10%的对等关税以及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要求,这表明美国针对日本的10%基础关税以及25%的汽车钢铁关税依然会实施下去,这对日本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他们希望能够得到豁免,从而帮助其产业迅速发展。 其实,这事儿一点都不意外,从历史上看,美日贸易战就没断过,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美国三天两头就找日本麻烦,纺织品、钢铁、半导体、汽车,哪个行业赚钱就搞哪个。日本每次都被压着打,最后只能“自愿限制出口”,跟个受气包似的。 1985年,美日签的《广场协议》更是把日本经济坑惨了,日元被迫升值一倍,直接导致国内泡沫破裂,陷入“失去的三十年”。现在美国故伎重施,日本还是那个任人宰割的角色。 这次谈判失败,日本最疼的就是汽车和钢铁产业,这俩行业可是日本经济的命根子,汽车出口占对美出口的三分之一,钢铁更是美国的重要进口来源。美国这25%的关税一加,日本车企的利润直接缩水,像日立建机这种没在美国建厂的企业,利润可能被砍掉300亿日元。 更要命的是,汽车行业在日本能提供8%的就业岗位,要是产业链垮了,不知道多少人得失业。日本政府急得团团转,又是成立“关税对策本部”,又是放宽贷款,但这些措施就像给伤口贴创可贴,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美国这次这么强硬,说白了就是把日本当成软柿子捏,特朗普政府一直盯着制造业回流,汽车产业是他的心头肉,他之前就公开说要让日本汽车在美国本土生产,现在加征关税就是为了逼日本车企就范。 日本也不是没想过反抗,提出用购买美国天然气、大米来换豁免,甚至拿美债当筹码,但美国根本不吃这一套。在特朗普眼里,日本就是个“提款机”,不榨干最后一滴血不罢休。 日本国内现在也是怨声载道,85%的民众认为美国关税会拖累经济,43%的人“非常担忧”。物价本来就高,美国关税一涨,进口小麦、大豆价格跟着飙升,面包、豆腐这些主食都得涨价。吉野家的牛肉饭已经涨到498日元一份,创下历史新高,餐饮业叫苦连天。 更惨的是海鲜出口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他们好不容易把市场转到美国,结果美国又加税,直接断了活路。 日本政府现在是里外不是人,首相石破茂嘴上喊着“不会让步”,但实际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央行把GDP增长预期从1.1%砍到0.5%,企业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有经济学家预测,日本GDP排名可能在50年内从第四掉到第十一,人均GDP更是跌到第45位。这要是真成了现实,日本就彻底从经济强国沦为二流国家了。 不过,日本也不是完全没出路,他们正在和东盟商量建立汽车联盟,想通过联合生产、培训工人、共享技术来降低成本。还计划和中国加强技术贸易合作,在节能环保领域找机会。 但这些措施都需要时间,而且效果还不好说,欧盟那边倒是也在和美国谈判,甚至酝酿对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税,但欧盟自己也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日本。 说到底,日本今天的处境都是自己作的,二战后傍上美国大腿,经济是起来了,但也把自己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现在美国要卸磨杀驴,日本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 就像广场协议那会儿,日本被迫签了字,结果经济一蹶不振。这次要是再妥协,说不定又得再来个“失去的二十年”。可要是不妥协,美国的关税大棒又结结实实地砸下来,日本根本扛不住。 现在日本就像一只被困在陷阱里的野兽,挣扎得越厉害,绳子勒得越紧,美国这招“关税霸凌”玩得炉火纯青,日本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未来的日子,日本估计得在“保产业”和“保就业”之间来回折腾,能不能挺过去,就看他们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了。 但以日本政府的尿性,大概率还是会继续当美国的“小弟”,继续被压榨,毕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的“盟友”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