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3年,秦桧的后人秦大成考了状元,结果乾隆知道后,便当着众人的面问:“秦爱卿,百官都传你祖上是南宋的秦桧,果真如此吗?”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谁料他只用了七个字就博得了乾隆的欢心。 秦大成听到乾隆的发问,心中“咯噔”一下,但他毕竟才思敏捷,很快镇定下来,不慌不忙地拱手作揖,朗声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短短七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机锋。一方面,他巧妙地避开了对秦桧直接的评价,没有陷入为祖上开脱或者批判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又委婉地向乾隆表达了自己的忠心,意思是时代不同,自己会像当下的臣子一样,一心侍奉乾隆,绝不像秦桧那般。 乾隆听后,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细细品味着秦大成的回答,觉得这个状元不仅才学出众,应变能力更是不凡。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纷纷在心里暗自赞叹,原本紧张压抑的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有人小声嘀咕:“这秦大成,还真是有急智啊,这回答滴水不漏。” 乾隆接着说道:“秦爱卿果然聪慧过人,这七个字答得妙啊。朕也相信,你定能像你所言,做一个忠君爱国的好臣子。”秦大成赶忙跪地谢恩,声音洪亮:“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的厚爱与期望。” 自那以后,秦大成在朝堂上格外勤勉。他深知自己作为秦桧后人,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稍有差池,不仅自己前途尽毁,还可能辱没祖先的名声。平日里,他认真处理每一份公文,遇到疑难问题,总是虚心向老臣请教;朝堂议事时,他也敢于直言,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为国家的治理出谋划策。 有一次,朝廷讨论黄河水患的治理方案,各方意见不一,争论不休。秦大成经过深思熟虑,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治理策略,包括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以及合理规划周边农田水利设施等。他的方案条理清晰,切实可行,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支持,也赢得了乾隆的赞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大成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朝廷中站稳了脚跟,也渐渐改变了众人对他的看法。曾经那些因为他是秦桧后人而对他抱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和为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虽然他有着那样的祖上,但他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心怀天下的好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