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这几年经历的风风雨雨,大家都看在眼里。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个国家愣是没倒下,甚至在国际舞台上还挺起了腰杆。有人说,这里面泽连斯基的作用不可小觑。
要说泽连斯基,得先从他是怎么上台的讲起。这家伙之前压根儿没啥从政经验,就是个演喜剧的演员,靠着一部电视剧《人民公仆》火遍全国。剧里他演了个普通老师当上总统的故事,结果2019年,他还真把戏里的剧情变成了现实,以73%的超高支持率当选乌克兰总统。 这事儿听起来挺玄乎,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那时候乌克兰老百姓对老牌政客失望透顶,腐败、经济烂摊子、跟俄罗斯关系紧张,搞得民心散了。泽连斯基横空出世,带着一股“外行人”的新鲜劲儿,加上他那接地气的形象,直接抓住了大家的期待。
他的领导风格也很特别。没那么多官腔,喜欢直来直去,跟老百姓说话跟聊天似的。比如竞选时,他就不走寻常路,靠社交媒体拉票,视频里经常是穿着T恤牛仔裤,跟传统政客西装革履的派头完全不一样。这种平民化的风格,让他跟民众的距离拉得很近,信任感自然就上来了。战争爆发后,这点更明显,他没跑没躲,直接留在基辅,还拍视频跟大家说“我在这儿呢”,这态度一下就稳住了人心。
当然,他也不是没短板。没政治经验这事儿一开始确实让他吃了不少亏,初期政策推行磕磕绊绊,跟议会和老派势力也掰扯了好一阵。但他有个优点,学得快,能听意见,尤其是战争一来,他迅速调整状态,把精力全放在了国家存亡上。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动手了,乌克兰一下子被推到悬崖边上。泽连斯基这时候的表现,真得给他点个赞。战争头几天,俄罗斯坦克都快开到基辅郊区了,西方国家都劝他赶紧撤,给他安排好了流亡路线。可他没走,直接在基辅街头拍了个视频,说“我不需要搭车,我需要弹药”。这话一出,不光乌克兰人听着热血沸腾,连国际社会都被震了一下。
他这决策不是瞎逞强,而是有算计。跑了的话,乌克兰政府就散了,军队和民众的士气肯定崩盘。他留下来,不光是给国内打气,也是在向全世界喊话:我们没放弃,你们也别放弃我们。后来事实证明,这步棋走对了。基辅没丢,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反而更强了。 除了留在前线,他还特别会用媒体。战争初期,他每天都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穿着军绿色T恤,跟民众汇报情况,安慰大家。这种高频次沟通,让老百姓觉得政府没扔下他们。比起那些打仗时躲起来发声明的领导人,泽连斯基这种“现身说法”的做法,确实更能凝聚人心。
决策上,他也不是光喊口号。战争刚开始,他就推动了全国总动员,号召所有能打的都上阵,还放宽了武器使用限制,连普通人都能领枪。这招虽然冒险,但效果立竿见影,乌克兰的抵抗从正规军扩展到了全民层面。俄罗斯本来指望速战速决,结果被拖进了泥潭。
再说说国际支持,这也是乌克兰能撑到现在的一大原因,而泽连斯基在这中间起了不小的作用。他很懂得怎么“卖惨”又不失尊严。战争一打响,他就频频亮相国际场合,通过视频连线跟各国议会、国会喊话。比如2022年3月,他对着美国国会演讲,直接引用珍珠港和9·11事件,把乌克兰的处境跟美国的历史联系起来,愣是把美国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后来美国追加了几十亿美元的援助,武器、资金源源不断送过来。 他跟欧洲国家的沟通也很有一套。跟英国聊的时候,他提丘吉尔;跟德国讲的时候,他说二战的历史教训。每次讲话都戳中对方的点,既要援助,又不显得低三下四。这种外交手腕,让乌克兰在国际上没被孤立,反而成了西方国家的“团宠”。北约虽然没直接出兵,但武器装备、情报支持、经济援助没少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泽连斯基把乌克兰的抗争包装成了“民主对抗独裁”的全球叙事。
当然,这里面也有运气的成分。俄乌冲突正好赶上西方跟俄罗斯关系紧张的节点,泽连斯基算是抓住了风口。但话说回来,没他这么能说会道,西方也不会这么痛快掏腰包。
乌克兰老百姓对泽连斯基的态度,也是他能带着国家扛下去的关键。战争前,他支持率其实不算高,2019年上台时的73%到2021年掉到了20%多,经济没搞好、改革没到位,大家对他失望不少。可战争一来,这一切都变了。根据2022年5月的民调,他支持率直接飙到90%以上,这在打仗的国家里挺少见的。 为啥会有这么大转变?主要还是他战争中的表现打动了人。老百姓看他没跑,亲自上前线,还老老实实跟大家交代情况,自然就愿意信他、跟他走。乌克兰本来民族意识就强,俄罗斯一打进来,全国上下都憋着一口气,泽连斯基正好成了这股劲儿的出口。他那句“我们不需要逃跑,我们需要战斗”,直接点燃了大家的斗志。
还有一点,他很会利用文化符号。比如战争初期,他推动把乌克兰语作为前线沟通的主要语言,还让政府宣传用上了哥萨克战士的历史故事。这招不光团结了国内,还让俄罗斯的宣传战吃了瘪。老百姓觉得,这仗不光是打外敌,也是保住自己的身份和文化。 当然,国内也不是没反对声音。有人觉得他太冒险,有人觉得他揽权太多。但总体来看,战争这几年,他的支持基础是稳的,民众的凝聚力也比战前强了不少。
战争打了两年多,中间有几件大事特别能看出泽连斯基的作用。先说2022年春天的基辅保卫战。那时候俄罗斯兵锋正盛,基辅差点就丢了。泽连斯基不光亲自坐镇,还协调了国际援助,硬是把俄军挡在了城外。这仗打赢后,乌克兰士气大涨,俄罗斯的速胜计划彻底泡汤。
再比如2022年秋天的哈尔科夫反攻。乌军突然发力,把俄军赶出了大片领土。这次行动背后,泽连斯基跟军方配合得很紧,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跟西方要武器,尤其是海马斯火箭炮这种重家伙。反攻成功后,他在第一时间发声,把胜利归功于士兵和全国人民,既鼓舞了士气,又没抢功劳,挺会做人。 还有布恰事件。2022年4月,乌军收复布恰后,曝光了俄军的暴行。泽连斯基马上跑到现场视察,还把国际媒体拉过去,让全世界都看到真相。这事儿直接把俄罗斯推到了道德低谷,也让乌克兰争取援助时更有底气。 不过,他也不是没失误。2023年夏天,乌克兰的反攻没打出预期效果,西方援助的武器没完全到位,前线伤亡也不小。这事儿让一些人开始质疑他的战略。但话说回来,战争这种事,谁能一点错都不犯?他能带着乌克兰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总的来说,乌克兰能在这场战争里站稳脚跟,泽连斯基确实功不可没。他的个人魅力、决断力、外交手腕,还有对民心的把握,都是关键因素。没他留在基辅,没他跑去国际上喊话,没他跟老百姓同甘共苦,乌克兰可能早就散架了。
但咱也得客观点,他不是万能的。乌克兰能撑住,除了他个人的作用,还有军队的硬拼、民众的团结、国际的援助这些因素。他更像是把这些力量串起来的那根线,缺了他,线断了,珠子就散了。可要是没这些珠子,光有他一根线,也撑不起大局。 所以,乌克兰立于不败之地,泽连斯基是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他用自己的方式,把国家的潜力激发了出来,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乌克兰的韧性。这仗还没打完,未来怎么样不好说,但就目前看,他已经给乌克兰打下了一个不倒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