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春,吉林军区政委陈正人找到毛主席,请求借兵回乡为母报仇。毛主席听他讲“

1949年春,吉林军区政委陈正人找到毛主席,请求借兵回乡为母报仇。毛主席听他讲“活阎王”三字时,眼中杀气外泄,随即批给他一个团。

在1949年春天的一个清晨,吉林军区的政委陈正人走进了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地图随着微风轻轻摆动,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烟草味。陈正人目光坚定,神色紧张,他即将向毛主席陈述一个他多年来深藏心底的复仇计划。

毛主席坐在桌后,目光深邃地注视着陈正人。陈正人深吸了一口气,娓娓道来:“主席,我有一个请求。我想借兵回乡,为我母亲报仇。”毛主席沉默了一会,缓缓问道:“你要报仇的是谁?”

“是肖家璧,‘活阎王’。”陈正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这个名字让毛主席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气。他沉思片刻,最终点头,批准了陈正人的请求,并给了他一个团的兵力。

肖家璧,这个名字在陈正人心中犹如一块沉重的石头,压迫着他的灵魂。1927年,肖家璧曾伏击毛主席的部队,在血腥的战斗中造成了50多人的牺牲。更为可恨的是,他还凌迟了陈正人的母亲,这段血腥的往事在陈正人的心头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

时光荏苒,红军长征,陈正人被迫将复仇的愿望暂时搁置。但他心中的仇恨从未减弱,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强烈。

1949年夏天,陈正人终于得知肖家璧藏身于井冈山附近。他毫不犹豫地带领手下的兵力,展开了一场缜密的追捕行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们终于将肖家璧捕获。

陈正人站在肖家璧面前,目光如冰,面无表情。肖家璧跪在地上,不断哀求饶命,但这一切对陈正人来说毫无意义。他的心中只有深深的仇恨和多年的痛苦回忆。

陈正人的拳头紧握,仿佛他能从中感受到当年母亲被残忍对待时的痛苦和绝望。他猛地挥出一拳,打在肖家璧的面门上,鲜血四溅。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惨烈的场景,母亲的哀嚎在他耳边回荡。

“你该死!”陈正人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愤怒和悲痛交织在一起。肖家璧在他眼前的一生恶行,如同一部血腥的电影,场景一幕幕在他脑海中展开。

这场面前的审判,虽不伴随法律的严格程序,却是正义的必然回应。陈正人站立在肖家璧面前,面无表情,只有冰冷的目光。他的手下围成一圈,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这一幕。

肖家璧跪在地上,面容扭曲,不断地哀求,但他的话语在陈正人和他手下的耳边仿佛只是一阵无意义的喧嚣。他们知道,这个男人的罪行无法用言语来洗清。他的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包括陈正人母亲的。

在那个激荡的历史时期,许多人的命运被永久地改变了。陈正人的人生也因为这场血雨腥风而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随着肖家璧的落网,陈正人内心深处多年的仇恨似乎得到了某种释放,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停滞。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陈正人的生活轨迹再次发生了转变。解放后,他成为了江西省委的书记,肩负起了重建和发展这片热土的重任。他的工作表现出了一种和他军旅生涯截然不同的风格,展现了他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陈正人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精神,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在保利集团担任董事长。从军旅到政治,再到商界,这一家族展现了跨越不同领域的卓越成就。

尽管生活在和平时期,陈正人的内心深处仍然保持着那份坚定的信念和刚毅的性格。他身上流淌的红色基因,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在他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经历过风雨、坚韧不拔的革命战士的灵魂。

陈正人的一生,是那个时代许多共产党员的缩影。他们经历过战争的磨难,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他们的故事,充满了牺牲、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是值得后人敬仰的历史。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陈正人及其家族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个家族的传承。他们的经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