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0年,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却先招了,敌人为试探他,就放他出狱,谁

1930年,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却先招了,敌人为试探他,就放他出狱,谁知他却说:“再关我一段时间吧!”

在1930年的一个春日,罗南辉,中共川东地区特委书记,被国民党特务捕获。这个消息在特务机关内部传得沸沸扬扬,因为捕获了一个重要的共产党人物。但罗南辉的身份尚未得到确认,特务们决定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试探来揭露他的真实身份。

“罗南辉,你的身份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但看在你是误入歧途的份上,我们决定放你一马。”头号特务冷冷地对罗南辉说。

罗南辉闻言,面无表情。他知道这不过是敌人的计谋。他曾经听说过特务们的手段:抓住可疑之人,不问青红皂白就动用酷刑。但面对他,特务们居然没有用刑,反而说要放他走,这其中必有蹊跷。

特务们并没有意识到,罗南辉的心思已经飞快地转了数个弯。他知道,如果他就这样走出去,那么他的一举一动都将在敌人的监视之下。罗南辉微微一笑,对特务说:“我觉得我还是有罪,不如再关我一段时间吧。”

特务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弄得一愣。他们从未见过有人拒绝出狱的。但罗南辉的这一举动,却让他们更加怀疑他的身份。特务们商议后,决定暂时再关罗南辉一段时间,同时加强对他的监视。

几天后,特务们再次将罗南辉释放,并且秘密跟踪他。但罗南辉早已看穿了他们的计谋。他谨慎行事,不与任何熟人接触,甚至避免走平时的路线。在特务们的眼皮底下,他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巧妙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陷阱。

在释放罗南辉之后的几个星期,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气氛变得越发紧张。特务们原本自信满满,认为通过释放这位重要的共产党人物,能够轻而易举地追踪到他的同志和活动网络。然而,罗南辉的行为出乎他们的预料,他似乎完全消失在了城市的阴影中,没有任何可疑的行动,甚至连他的行踪都变得难以捕捉。

特务头目,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办公室里,面前堆满了关于罗南辉的报告。他们派出了最好的特工跟踪罗南辉,但所获得的信息却寥寥无几。报告中只是反复提到罗南辉的日常活动,如去市场买菜、在公园散步,甚至还去图书馆阅读。这些活动看似普通,却没有任何可以揭露他身份的线索。

特务们开始对他们的策略产生怀疑。一名年轻的特工站在头目面前,报告着最新的跟踪情况。他描述了罗南辉如何巧妙地在人群中穿梭,甚至在几次他们几乎要接近时,罗南辉都像预料到了一样,突然改变了路线。

这名年轻特工还提到了一次在街角的偶遇。他离罗南辉只有几步之遥,但罗南辉就像没注意到一样,继续前行,融入了人群中。特工们觉得罗南辉似乎总是能够预知他们的行动,每次都巧妙地避开了陷阱。

头目听着报告,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沉重。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找到突破口,这将成为他们特务机关的一大耻辱。于是他下达了新的命令:加强对罗南辉的监视,不仅要跟踪他,还要注意他可能接触的每一个人。特务们开始四处张网,但罗南辉仿佛消失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几天后,特务们在一个小餐馆外发现了罗南辉的踪影。他独自一人,坐在窗边静静地喝茶。特工们迅速布下了监控,但罗南辉就像是在享受一个普通的下午时光,没有任何异常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务们的迷茫和焦虑逐渐增加。他们开始怀疑是否真的误判了罗南辉。他们在街头巷尾布下的眼线,开始向他们汇报相同的内容:罗南辉就像一个普通的市民,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在这场如同猫鼠游戏的较量中,罗南辉始终保持着低调和冷静。特务机关的头目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他们的计划彻底失败了。罗南辉的机智和谨慎,让所有的追踪和布局都化为泡影。罗南辉主动招供的行为更是令特务们困惑不解。在他们的印象中,红军人员铁骨铮铮,绝不会轻易交代自己的身份。因此,特务们怀疑罗南辉的招供可能是一种欺骗手段。

在“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指导下,特务们决定对罗南辉采取更为严厉的手段。他们开始对他实施酷刑,以期从他口中得到更多信息。然而,刚开始上刑,罗南辉便开始跪地求饶,声称自己所说的全是实话,请求他们放过自己。

特务们对罗南辉的反应感到惊讶。他们加大了鞭打的力度,试图通过更加严酷的手段逼迫罗南辉交代更多。但罗南辉依然坚持自己的说法,不断地求饶,将所有能想到的话语都说了出来。

特务们见罗南辉如此贪生怕死,开始怀疑他确实只是个送信的,而不是红军的核心人物。在他们看来,对于一个边缘人物来说,继续用刑已无意义,于是决定放他走。

意想不到的是,罗南辉在被放走时竟然没有立即离开。他反而向特务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请求:能否再关押他几天,因为他觉得这里的伙食不错,不用担心饥饿。特务们听罗南辉这样说,感到非常不耐烦,甚至有人拿枪顶着他的脑袋威胁:“快走!否则现在就把你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