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16日,秦基伟从朝鲜战场回国,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问他:“怎么样?上甘岭的美国佬好打吗?”
毛主席这样问,秦基伟心里百感交杂,久久无法言语,毛主席看出了他的心情,拍了拍秦基伟的肩膀说道“你辛苦了,这一战太苦了。”
秦基伟听到这话,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男儿泪,这一战真的太残酷太艰难了,牺牲的人数也太多了。
即使是身经百战的秦基伟也忍不住心有余悸,他本以为可以速战速决的上甘岭战役,居然整整跟美军厮杀了43天,这43天对于秦基伟来说如同地狱一般难熬,庆幸的是他带着志愿军都熬过来了。
这次上甘岭战役是空前的残酷激烈,本来只是跟美国和朝鲜组成的联合国军只是短暂战斗,没想到最后变成漫长的战役。
在这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的炮兵和航空兵对总面积不足4平方千米的上甘岭地区,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将高地上的土石炸松1~2米,秦基伟在这种情况下带领着志愿军顽强抵抗,死死守住上甘岭。
本来联合国军是非常轻敌的,他们认为拿下志愿军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开始只投入了两个军营的兵力进攻上甘岭。
自以为能够用几天的时间就迅速拿下,没想到遭受到志愿军的誓死抵抗,美军并没有占据到任何上风,反而是被我军打到节节败退。
因为轻敌被反攻的联合国军不敢再掉以轻心,马上改变策略,变成投入了7个兵营的军力去进攻上甘岭,并且出动了300多门大炮、30多部坦克和四十多架飞机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这波猛烈的袭击,导致我国志愿军面阵地大部丢失,防御分队转入坑道坚持战斗,当时排长孙占元双腿都被炸断了,秦基伟在旁看到强烈要求他退下,孙占元不顾秦基伟的阻拦,仍旧拼死跟敌人血战,最后拉着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
目睹这一切的秦基伟心里遭受到重大的冲击,他失去了最亲密的战友,他从没想过上甘岭的战役是如此残酷。
但他来不及为兄弟难过便要继续投入新一轮的战争,在战场上他们早就将生死抛在脑后,死亡对他们而言是最后的归宿。
志愿军的第45师在秦基伟的带领下不断调整作战计划,他们白天都在抵挡敌人的进攻,夜晚就对敌人发起反攻,根本没有喘息的功夫,他们不断增加防守的兵力,另一边得知上甘岭战役的残酷之后。
秦基伟向上级要求了增援,他带着剩下的人拼死抵抗,当时的135团的班长黄继光,就是牺牲在这场战役中,他那时候已经把手上的武器都用光了,身边的战士都接连倒下,他们还没来得及等到支援。
当时黄继光完全可以全身而退的,但是他得知敌军要发动机枪工事扫射,这会严重阻碍后面进攻的志愿军部队。
为了为部队开路,黄继光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用肉身去抵挡住敌人的机枪射孔,最后光荣牺牲,为后面支援的部队赢得了最好的反攻时机。
这些一个个战友的牺牲,都让秦基伟深受震撼,当时很多人都劝秦基伟放弃算了,不要再看着战友们一个个牺牲,但是秦基伟知道这次战役的重要性,他们必须拼死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当时由于志愿军评估的时间跟实际战役时间相距甚远,造成他们后面粮草都严重不足,而支援的粮草一时间也没办法送到。
这些志愿军只能吃着树皮,喝着雨水或者河水艰难度日,他们就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力硬生生跟美军战斗了43天,全世界都被这场战役震撼了。
因为双方实力悬殊很大,本来联合国军也以为能够迅速拿下上甘岭,没想到最后在英勇的志愿军抵抗下,他们击退了敌军共25次,抵抗住敌军的兵力冲击650次,死伤俘虏加上来约两万多人,击落敌人的战机约270多架。
在作战中,我们志愿军牺牲了一万多人,拼死守住了上甘岭,最后敌军死伤惨重,被迫停止了进攻,我国在上甘岭战役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了代价,很多战士也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生命。
这场战役的艰辛和痛苦只有经历过的战士才知道,作为能够在上甘岭战役中艰难存活下来的秦基伟,他的心情不是庆幸,而是愤怒和疼痛。
他为敌人的凶狠感到愤怒,为牺牲的战友感到心痛,毛主席也深知这场战役的艰辛,对于这些参与战役的战士都做了表彰奖励。
对于牺牲的战士也进行表彰追悼,虽然这场战役已经结束很久了,但是我们不应该遗忘历史,我们能够有今天和平的日子,都是先辈用血汗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