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6年,农民蒲运海送儿子参军。3年后,他得知儿子牺牲。然而,当看到烈士证书时

1976年,农民蒲运海送儿子参军。3年后,他得知儿子牺牲。然而,当看到烈士证书时,蒲运海傻眼了:烈士的名字和儿子的名字竟然同名不同姓。从此后,蒲运海开始了漫长的寻子之路..... 三年一眨眼,俩军官找上门来了,敲响了他家那扇快散架的门,带来个晴天霹雳:他儿子没了。可当老蒲哆哆嗦嗦接过烈士证时,傻眼了,上面写着“卞仕平”,不是他儿子“蒲仕平”啊!他当时就像被雷劈了一样,愣在原地,嘴里念叨:“这不我儿子啊!”军官们也是一脸懵,留下满屋子的不解和疑惑就走了。 老蒲心里头那股火,噌一下就上来了,儿子肯定还活着!打那以后,他就成了个寻子大侠,一个人上路了。他是个孤寡老汉,老伴儿走得早,一把屎一把尿把蒲仕平拉扯大。他从小就教育儿子,要爱国,得给国家长脸。现在呢,他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满世界跑,就想找回那个说不定还在哪儿等着他的宝贝儿子。38年啊,蒲运海这家伙愣是把地球踩了个遍,从犄角旮旯的村子跑到城里的大档案馆,还溜达到了战场遗址和烈士陵园。他逮着老兵就问,部队记录翻了个底朝天,甚至跑到墓碑前,跟石碑上的字较上了劲儿,一个个对名字,愣是一点儿蒲仕平的消息没捞着。岁月这家伙,不声不响地给他染了白发,还把他脊梁骨给压弯了,可蒲运海那倔脾气,愣是没松口:“只要我这两条腿还能溜达,我就得把我儿子给找回来!” 后来还是党支部出手,这才把这迷雾给拨开了。敢情蒲仕平在战场上那是真拼命,牺牲了没错,但遗体被大火烧得那叫一个惨,就剩张纸片儿,还模糊得跟打了马赛克似的,结果登记的时候,姓氏都给整岔劈了。蒲运海一听,眼泪那是哗哗的,不过这回是痛快的哭,多年的憋屈劲儿算是放出来了。 好在国家给力,给蒲仕平整了个新墓碑,名字也给刻对了。老人瞅着新碑,叹了口气:“仕平啊,这回你算是找着家门了。”这一辈子,虽有遗憾,但他心里头敞亮,因为他知道,儿子已经变成了天上最亮的星星,守护着他心里头那块宝贝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