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浙江杭州,女子坐月子和丈夫睡一屋,16800元请的“私单”月嫂和婴儿睡一屋。凌晨4点半,丈夫听见小孩房间有很大的拍打声,看监控,却发现月嫂“疯狂”摇晃孩子,夫妻俩急忙将孩子送医,检查孩子后脑有积液、婴儿摇晃综合症、躯体虐待。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月嫂竟然还反咬一口! 在阅读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随时留言交流! 熬夜打游戏的你,有没有听过凌晨四点的婴儿房?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在沉睡,唯独婴儿的啼哭声最让人心疼。 可杭州的杨女士却遇到了比婴儿啼哭更令人揪心的事,2024年12月15日凌晨4点半,一段家中监控画面让这对新手父母彻底崩溃。 回溯到一个月前,杨女士刚生下人生第一个宝贝,像大多数新手父母一样,夫妻俩对带娃一窍不通,于是经朋友介绍,他们找到了一位据说“经验丰富”的私单月嫂,月薪16800元,还需预付5000元定金。 对于这笔不菲的开销,杨女士认为只要能让宝宝获得专业照顾,花多少都值得。 于是,这昂贵的月嫂就住进了杨家,和婴儿同住一间房,而新手父母则睡在隔壁房间。 起初的日子简直完美,月嫂不仅把婴儿照顾得妥妥帖帖,还时常给产妇准备营养餐,让这对新手父母觉得找对了人。 但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还是在婴儿房装了监控,不过平时根本懒得看,毕竟对月嫂的专业水平深信不疑。 直到那个深夜,一切美好的假象被无情戳破。 凌晨4点半,杨女士的丈夫被婴儿房传来的异响惊醒,起初他以为是孩子在哭闹,但隐约听到的拍打声让他心生狐疑,打开了监控。 画面中的一幕让他瞬间冷汗直冒:月嫂像捣蒜一样疯狂拍打婴儿的背部,接着又将孩子放在膝盖上剧烈颠簸,最后竟然开始上下左右疯狂摇晃,这哪里是在哄孩子,简直就是在虐待! 夫妻俩顾不上穿外套,抱起孩子就往医院狂奔,此时的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因为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孩子后脑出现积液,被诊断为婴儿摇晃综合症,还伴有躯体虐待症状。 网友们看到这则新闻后都炸开了锅:“一万六的工资买不来良心,婴儿又不是布娃娃,哪能这么摇!”“这是月嫂还是月煞啊?” 而这起事件再次暴露出私单月嫂行业的潜在风险,当专业资质和从业标准都无法得到保障,高薪岗位也可能成为孩子健康的隐形杀手。 谁能想到,这起虐婴事件后续的发展更让人唏嘘不已,月嫂不仅没有认错,反而主动出击,一纸诉状把雇主告上了法庭! 她要求结算38天工资,算得那叫一个精确,连小数点都不放过,总计24876.9元。 这位“精打细算”的月嫂还特意把预付的5000元定金也算进去了,真是连最后一分钱都不愿意放过。 按理说,虐待了雇主家的孩子,不赔钱就已经是万幸,可这位月嫂却振振有词:“我付出了劳动,这一个多月的工作不能白干。” 面对孩子后脑积液的诊断结果,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当时心急,没控制好情绪”。 而警方介入调查后,情况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由于仅凭一段监控视频和诊断报告,无法认定月嫂存在“故意伤害”的行为,警方暂时无法对其进行严重的刑事处罚。 这下可让杨女士夫妇叫苦不迭,本想着花重金请专业人士,没想到却让孩子受了这样的罪,更糟心的是,因为是私单月嫂,双方连个正经合同都没签,维权起来处处碰壁。 有网友看不下去了:“这月嫂是不是觉得虐待孩子还能拿全勤奖?”“一边摇晃孩子,一边还惦记着工资,这良心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吧!” 而事后调查显示,在月嫂市场上,超过60%的私单月嫂没有职业资格证,40%未接受过急救培训。 所谓的“经验”,很可能就是在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实验。 这场闹剧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月嫂行业的乱象:无证上岗、缺乏监管、责任认定难,一些人为了省钱选择私单,殊不知这可能会让家庭承担更大的风险。 如今的杨女士夫妇仍在为孩子的后续治疗奔波,而这位“索薪”月嫂的官司也还在继续,这场“一边虐娃一边要钱”的闹剧,恐怕会成为月嫂行业的一个警示案例,再高的工资也买不来责任心,再多的经验也代替不了专业资质。 毕竟,照顾一个脆弱的生命,光有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责任心和专业素养,这个教训,不仅是对月嫂行业的警醒,也是对所有新手父母的提醒。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