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24年,8岁的张学思被老师打了十个手板,气的他嚎啕大哭,威胁道:“我爸是张作

1924年,8岁的张学思被老师打了十个手板,气的他嚎啕大哭,威胁道:“我爸是张作霖,他要是知道了,非毙了你不行!”谁料,就在这时,大帅府打来电话,话筒里传来一道女声:打得好,定会重谢。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张学思眼泪还挂在腮边,张着嘴愣在原地。老师握着戒尺的手微微发抖,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虽说教书先生管教学生天经地义,可面前这孩子毕竟是张大帅的儿子。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张学思突然抹了把脸,抽噎着冲向门口:“我要回家找我妈告状!” 大帅府内,五姨太寿懿放下电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丫鬟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夫人,小少爷被打了,真不去看看?”寿懿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旗袍领口的珍珠:“汉卿(张学思)这孩子,仗着爹疼就越发没规矩。先生肯管教,是他的福气。”说着,她吩咐管家备上厚礼,“给先生送过去,就说大帅府要的就是这样的严师。” 放学时分,张学思红着眼眶跨进大帅府,迎面撞上正往外走的寿懿。“委屈我们汉卿了?”寿懿蹲下身,用丝帕轻轻擦去他脸上的泪痕,“可你仔细想想,先生为何打你?”张学思梗着脖子不说话,心里却想起课堂上自己偷偷传纸条、顶撞先生的模样。寿懿叹了口气:“你爹总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手下出高徒。今天这顿打,是让你长记性呢。” 当晚,张作霖处理完军务回到府中,听闻此事哈哈大笑:“打得好!我张作霖的儿子,就得有个怕的人!”他摸着儿子的头,眼神却严肃起来:“别以为生在大帅府就能胡来,先生教你规矩,比爹的枪杆子有用。”张学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在父亲转身时,悄悄对着寿懿吐了吐舌头——他知道,这场风波能平息,多亏了五姨太的周全。 此后,张学思再不敢在课堂上胡闹。每当他偷懒时,老师总会笑着晃晃戒尺:“大帅可说了,再调皮就告诉我怎么‘毙了你’。”日子久了,他反倒和老师成了忘年交,常常缠着对方讲兵法故事。多年后,已经投身革命的张学思回忆起这段往事,仍感慨:“多亏当年那顿打,让我明白,人活在世,总要有所敬畏。” 这通电话,看似是大帅府对老师的支持,实则藏着张作霖治家的智慧。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手握重兵的大帅,却懂得严师重教的道理;看似溺爱孩子的五姨太,实则深明大义。而小小的张学思,在这一顿戒尺与一通电话里,懵懂地叩开了成长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