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万毅被捕,蒋介石密令处决他。万毅顿找了根绳子,翻墙出逃,谁知,刚出玉米地,前方照来手电筒光。 那年8月2日深夜。山东莒县,一处农家小院被黑暗笼罩。万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冷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他攥着粗糙的麻绳,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满脑子都是蒋介石那道要命的密令。
翻出墙头的瞬间,带刺的藤蔓划破了他的手背,钻心的疼却比不上心里的惊惶。玉米叶子沙沙作响,像无数只手在拉扯他的衣角,可他不敢停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垄间狂奔。 当那束刺目的手电光刺破黑暗,万毅猛地刹住脚步,整个人僵在原地。光束扫过他剧烈起伏的胸膛,照亮了他苍白如纸的脸。“什么人!”前方传来厉声喝问,同时伴随着拉动枪栓的金属撞击声。这一刻,万毅的大脑飞速运转,是拼死一搏,还是束手就擒? 千钧一发之际,他突然听见一个熟悉的方言口音:“是老万吗?”万毅浑身一震,借着微弱的月光,看清了手电后面的人影——是当地的地下党员老李!原来,党组织早已得知他被捕的消息,连夜派人在附近布下暗哨,就等着接应他。 老李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来,一把抓住万毅的胳膊:“可算等到你了!快走!”两人猫着腰,在田埂间七拐八绕,穿过一片枣树林,来到一处隐蔽的地窖。
地窖里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几个游击队员正在往麻袋里装手榴弹。“万团长,我们接到命令,护送您去根据地。”一名队员递来一套农民的粗布衣裳,“换上这个,天一亮咱们就动身。” 万毅接过衣服,手指微微颤抖。他想起被捕时,敌人的皮鞭抽在身上的滋味,想起狱友们绝望的眼神,更想起蒋介石那道冷酷的密令。
如今虎口脱险,他心里翻涌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同志们,”他声音沙哑却坚定,“这次能逃出来,全靠党和你们。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继续和反动派斗到底!”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万毅跟着游击队员们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他们避开大路,专挑山间小道走,饿了啃两口冷窝头,渴了就捧把山泉水。
而此刻,敌人的搜捕队正举着火把,在方圆几十里内疯狂搜寻,却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要找的人,早已在党组织的保护下,向着光明的方向,大步前行。这场惊心动魄的逃亡,不仅是万毅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彰显了党组织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