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军过大凉山,刘伯承致信川军许剑霜:“让个路!” 谁知,许剑霜回信却说:“助兄北行!”
春天那会儿,红军长征走到大凉山,蒋介石那老小子早在那儿埋伏好了,让四川的军阀刘文辉死守着德昌、西昌、冕宁这些地儿,想把红军困得死死的。
山路上全是川军的暗堡,黑洞洞的枪口藏在密林里,就等着红军往里钻。可谁也没想到,在这生死关头,许剑霜这个川军将领,竟给红军送来了转机。 刘伯承捏着许剑霜的回信,手指轻轻摩挲着“助兄北行”四个字,眼神里闪过一丝暖意。他想起多年前,在四川讲武堂时,和许剑霜同睡大通铺的日子。那时他们都年轻气盛,谈理想、谈抱负,约定要为百姓谋个出路。后来各奔东西,虽在不同阵营,可那份情谊还在。 许剑霜这边也不轻松。他把部下召集到指挥部,油灯在墙上投下摇晃的影子。“蒋某人让咱们堵红军,可你们想想,红军为啥万里迢迢往这儿跑?”他猛地一拍桌子,“还不是为了老百姓!
咱们川军和红军无冤无仇,何苦当蒋某人的枪使?”底下的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小声嘀咕:“可要是让红军过了,上头怪罪下来......”许剑霜抓起桌上的酒碗,“咕咚”灌下一大口:“天大的事儿,老子顶着!” 就这样,川军的防线悄悄开了道口子。红军战士们摸着黑赶路,发现本该重兵把守的关卡,竟只有几个士兵在慢悠悠地巡逻。一个小战士忍不住问:“这咋回事儿?”带队的连长压低声音:“许将军给咱们行方便呢!”月光下,战士们脚步匆匆,却都记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善意。 更绝的是,许剑霜还玩起了“障眼法”。他一边给刘文辉发电报,说“与红军激战,伤亡惨重”;一边派人给红军送地图,标注出最安全的行军路线。有一回,红军被另一股川军缠住,许剑霜二话不说,带着部队冲过去,朝天放枪,愣是把友军“吓跑”了。 蒋介石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把刘文辉骂得狗血淋头。可许剑霜早有准备,他拿着假的“战斗报告”,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刘文辉心里明镜似的,可念着许剑霜是自己的得力干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后,刘伯承专门派人给许剑霜送去一面锦旗。许剑霜摸着锦旗上的字,望着红军远去的方向,喃喃自语:“当年的约定,我也算尽了份力。”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份超越阵营的情谊,就像大凉山上的火把,照亮了红军北上的路,也让我们看到,在民族大义面前,总有人能放下成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