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8万婚宴被酒店经理私吞4.5万婚宴“优惠”背后的诈骗黑幕:25万婚宴款的消失与法律警示
筹备婚礼本是人生中最幸福、最值得期待的时刻,然而,江苏的贺先生却遭遇了一场令人揪心的骗局。原本满心欢喜预订的8万元婚宴,不仅没等来想象中的优惠与贴心服务,还差点让4.5万元打了水漂。
贺先生在当地一家口碑不错的酒店预订婚宴后,支付了1万元定金。本以为一切顺利,酒店销售经理高某却联系他,称酒店推出力度超大的“优惠活动”,只要充值5万元就能返5000元。面对这看似诱人的“福利”,贺先生起初也有疑虑。但高某为获取信任,将自己的支付宝账户改成酒店名称,还不知从哪弄来虚假发票并偷盖公司印章。贺先生见一切有模有样,便放心地将4.5万元转了过去。
几个月后,当贺先生再次前往酒店沟通婚宴细节时,却被酒店告知没有收到这笔4.5万元的款项。贺先生拿出转账记录和“发票”,酒店核对后坚称这些与他们无关,收款账户并非酒店官方的。至此,贺先生才惊觉自己被骗,愤怒又无助的他选择报警。
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高某的诈骗行为并非偶然和个例。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他利用同样的手段,先后骗取了7名被害人,涉案金额高达25万余元。这些钱都被他用于偿还网贷和信用卡欠款,肆意挥霍。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高某逃到外省躲避一个月后,还是被成功抓获。近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高某有期徒刑3年9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事实上,这并非酒店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诈骗的孤例。在2022年,高某就曾挪用酒店28万元资金,当时酒店方因高某母亲代为还款而选择内部处理,没有报警。正是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让高某心存侥幸,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法律角度来看,高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对于酒店来说,虽然高某的诈骗行为是个人犯罪,但也暴露出酒店在员工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客户资金监管方面存在巨大漏洞。若酒店在员工出现违规苗头时,就采取严厉措施,加强内部监管,或许这场骗局就能被提前阻止。
这起事件给即将办婚宴的新人们提了个醒:交钱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在面对各种优惠活动时,不要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务必核实收款账户是否是酒店官方的,仔细查验发票等凭证的真伪。